唐代建陵石刻雕塑造型语言的再探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uy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盛唐时期的“灵道石刻”,其鲜明的风格特征直接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作为中国传统造型艺术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建陵石刻雕塑也表现出了深远的艺术、文化和社会意义。因此,研究它的这些特点及造型风格,成为我撰写这篇论文的主要目的。唐代(公元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时期,是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辈出的一个时期,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全盛时期。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门类在各自领域已取得了重大的艺术成就。雕塑,作为最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在此时也达到了它的又一个艺术高峰,主要体现在宗教雕塑和陵墓雕塑上,唐代陵墓雕塑中地上部分的仪卫性石刻雕塑在题材、形式以及数量方面开创了中国陵墓雕塑艺术的新局面。这一时期的陵墓雕塑在传统雕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陵墓设计理念与雕塑的造型语言及造型规律影响至今。唐代的建陵,是唐肃宗李亨(公元711~762年)的陵墓,虽修建于盛唐与中唐(公元764年)的交际时期,但陵墓内的石刻雕塑群的造型风格仍体现出盛唐时期的精神面貌。建陵石刻是盛唐末期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灵道石刻”群之一。其石刻雕塑的艺术风格,在当时一方面受到当时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在继承前朝风格基础上又受到当时的佛教雕塑在表现形式上的影响,由于建陵处在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转折时期,因此在造型风格和艺术语言方面也体现出盛唐后期的艺术特征,作品具有较强的现实感。中国古代陵墓石刻群也由此逐渐转向世俗化并且对后世的很多“灵道石刻”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石刻群艺术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陵墓石刻群的造型语言从此拥有了本民族的最具典型化的造型风格。到目前为止,在众多保存至今的唐代陵墓石刻雕塑中,建陵石刻雕塑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一组大型地上仪卫性石刻雕塑群,是唐代陵墓石刻雕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建陵雕塑的实地考察,采用比较、联系,由个别到一般,由实践到理论的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主要专注于在唐代这样一个特殊的转折时期里建陵石刻雕塑造型语言的发展及其特点。笔者以唐代为历史背景,以中国传统雕塑发展为理论依据,通过对建陵的实地考察和对所收集的资料的归纳与分析,来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石刻雕塑造型语言。力求完善整个唐代仪卫性石刻雕塑造型语言的基本特色,从而显示出建陵石刻雕塑特有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
其他文献
2001年9月,我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基金成立。在随后的时间里,开放式基金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开放式基金已经成为我国基金业的主体,在基金市场中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
现代秘书信息素养主要包括现代秘书的信息观念和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四个方面。提高秘书人员的信息素养,关键也在于培养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更新观念
依照苏州单位GDP能耗现状,构建包括城市低碳化、消费低碳化、产业低碳化和能源低碳化四维度的改进IPAT战略模型,确定产业低碳化发展视角。通过Divisia指数分解法分析产业碳强
目的:探讨干扰素及阴道用乳酸菌素胶囊治疗宫颈HR一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的可行性,为防治宫颈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于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就诊的
<正>葛兰素史克(GSK)一案的不断发酵正在掀开药企通过会议营销的方式直接或变相行贿的灰色路径。中新药业这一国内知名的上市公司,在加大主营处方药力度盾,公司的推展订销会
选择性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 SLM)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 RP)技术,具有直接快速成型三维立体零件的特点。开发精
随着人们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视,绩效管理逐渐成为一个被广泛认可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对企业绩效进行科学的管理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澳大利亚是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非常高的国家,也是发电投资商进行海外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投资的重要目标国之一。针对澳大利亚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市场运作机制、供需现状和预测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重视词汇教学,加强词汇教学是语言学习的敲门砖。本文依据课程改革要求、词汇学习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表现出的局限性,探讨促使学生英
本篇论文力图从一个县的宗教传播状况的考察出发,探悉农村宗教传播的原因与过程,了解当下农村宗教迅速发展壮大的根源及其发展的趋势,从中找出科学应对农村宗教广泛传播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