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中产阶级数量不断扩大,其消费观念和消费层次迅速升级,对产品/服务的质量要求由实用、经济延展为效用、乐用等方面,而目前国内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设计、质量、管理三者的分离造成低层次的质量供给与国民高层次的质量需求不匹配。供给侧结构改革要求中国制造业实现创新供给,这就意味着必须将设计、质量、管理三个要素有效的串联至企业整个价值链与供应链之中,形成企业全价值链的高度协调互动从而塑造竞争优势。日用玻璃行业作为传统制造业的典型代表,由于多年的粗放型发展造成其如今规模经济弱化、库存积压、产能过剩、设计雷同的局面。以设计质量管理作为创新驱动力有助于日用玻璃行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与统计数据的基础之上从设计管理的视角出发,结合设计在供应链、价值链中的嵌入作用对其进行延展以适应新的竞争形式,同时以日用玻璃制品这一中国传统制造行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获得大量的一手数据和案例,探究日用玻璃制品的设计质量要素构成,总结并建立日用玻璃制品的设计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希望通过举一反三的思路活化,能够对其他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设计质量管理改进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的主要内容为第一章:从价值链、供应链理论入手,通过质量内涵和设计质量管理的特征及设计质量与企业供应链、价值链的互动关系阐述设计质量管理在当下竞争环境中的变化并通过大量的数据、案例说明设计质量管理对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作用。第二章:从日用玻璃制品的设计质量现状出发,通过介绍行业情况,分析总结日用玻璃行业目前存在的设计质量问题,同时结合国外先进日用玻璃企业的做法,明晰日用玻璃制品设计质量的发展趋势。第三章:结合日用玻璃制品的价值链、供应链创建“设计质量环”模型,将其设计质量分为客户需求质量、创意质量、生产质量、营售质量、使用质量、环保质量等六个部分,并根据具体调研情况对其各部分的构成要素及影响方面进行深入探究,阐述设计质量管理对于日用玻璃制品的创新驱动作用。第四章:通过上文的研究、分析,结合设计质量管理和日用玻璃制品的特征,提出日用玻璃制品设计质量管理指标体系构建的经济性、系统性、精简性原则并构建了结构清晰、层次明确、易于实践的日用玻璃制品设计质量管理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