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教育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从产生之日起就与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然而,理性思考近年来的教育现状,漠视生命、异化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此,从教育与生命的内在关联角度出发应运产生的生命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生命教育理念在小学、中学、大学各个阶段贯彻和落实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认清当前的发展任务和问题所在,以利于生命教育的实效性发展。本文从促进生命教育的实效性角度出发,重新梳理了生命教育的理论体系,并以高中阶段的生命教育发展为节点,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探究和总结出当前生命教育最薄弱的环节,并提出破除生命教育“绊脚石“的有效措施,为积极促进生命教育的落实献言献计。第一部分是本文的基石。首先从生命与教育的内在关联出发,引出生命教育的概念和内在的三个维度,进而阐发了生命教育的特征,从对特征和内涵的三个维度的论述中,最后归纳出生命教育的本质。其次,在这一部分中还对生命教育的国内外理论成果进行梳理,并阐述了近年来生命教育研究和开展的成果以及应该进一步完善的环节。第一部分作为本文的基垫和支撑,为下文的展开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分析了高中阶段生命教育丌展的实施依据和实施内容。首次,实施依据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一是分析了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征,提出了生命教育的必要性;二是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漠视生命的现象和教训,提出了生命教育的紧迫性;三是从国内外生命教育的经验启示出发,提出了生命教育的可行性。实施依据阐明了本文以高中阶段生命教育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所在。其次,高中阶段的生命教育内容是什么,它区别于其他阶段生命教育的不同之处和特殊性是什么,这也是第二部分的重要内容。第三部分是对高中阶段生命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这一部分增加了文章的针对性,以山东省烟台市第二中学为个案,通过调查问卷的科学设计、发放、统计及分析,分别调查了当前高中阶段生命教育开展的内容、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本部分的最后,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因分析,为第四部分的写作打下基础。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所在。基于以上三部分的分析调查,在文章的第四部分提出了促进高中阶段生命教育实效性开展的建议,以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个重要的方面分别展开。第一,学校作为生命教育的主渠道,也是生命教育开展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场所,应当形成包括生命教育课堂、课程、师资、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完整体系。第二,家庭教育为生命教育提供动力支持,父母应该树立生命教育的观念,协助学校生命教育的开展。第三,社会是生命教育的大舞台,应为学校生命教育不断注入活力、提供物质支持。此外,网络应该成立生命教育开展的有效平台。只有“三位一体“,协力发展,才能促进高中生生命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是一切与教育有关的个体和组织都应该具备的,对于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并即将走向教育第一线的毕业生来说更是如此。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文章做到了生命教育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体现了笔者的自身学习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既注重多角度、全方位,又注重可行性与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