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修备件的分类和库存控制是备件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科学有效的运作不仅有益于设备维修的顺利进行,保证生产的连续性,还可通过准确预测维修备件需求,运用科学的库存控制策略,寻求合理的维修备件库存,最大限度降低维修备件的库存成本,从而达到降耗增效的目的。因此,对F公司维修备件的分类和库存控制展开深入研究是非常重要且有必要的。针对F公司生物发酵系统维修备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论文重点研究了生物发酵系统的维修策略、维修备件的分类和维修备件的库存控制,主要目的是在保证设备可靠性和生产连续性的前提上,尽可能地降低维修备件的库存成本。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分析生物发酵系统维修备件的维修特性,讨论维修策略的分类,在此基础上探讨生物发酵系统维修策略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然后提出维修决策分析方法,为后章的生物发酵系统维修备件分类和库存控制研究进行铺垫。第二,讨论传统的ABC分类、基于备件维修特性的四象限分类和维修备件两阶段综合分类。其中,生物发酵系统维修备件两阶段综合分类是研究的重点。第一阶段对设备进行分类,提出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设备分类方法,将设备分为主要关键设备和非主要关键设备2大类。第二阶段对备件进行分类,考虑维修策略因素,将备件分为事后维修备件和预防性维修备件2大类。最后将设备分类结果和备件分类结果两两交叉组合成4类。第三,在维修备件两阶段综合分类的基础上讨论生物发酵系统不同类别维修备件的库存控制模型。将主要关键设备事后维修备件和非主要关键设备事后维修备件统一讨论,在EOQ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维修备件最少订货量,建立事后维修备件库存控制模型。将主要关键设备预防性维修备件和非主要关键设备预防性维修备件统一讨论,应用零库存周期模型进行库存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