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1956年:“学潮事件”与上海私立补习学校改造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opan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自开埠以来,政治、经济、文化开始全方位的近代化。受西方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思潮的影响,民国时期,上海私立补习学校得到蓬勃发展。随着1949年5月中共夺取上海政权,私立补习学校的命运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以1952年上海私立补习学校“学潮事件”为切入点,通过对1952—1956年上海私立补习学校改造的研究,以期呈现建国后上海私立补习学校的命运轨迹。论文分为导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导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的旨趣、相关研究概况的介绍、论文所涉及概念的解释等内容。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建国初期的教育背景,主要从中共中央的教育方针以及新政权对于私立补习学校的态度两方面展开。第二章介绍了1949年至1952年上海私立补习学校“8月学潮事件”之前,上海私立补习学校的发展历程。第三章围绕1952年“8月学潮事件”进行展开。通过对“学潮事件”的过程、学生的“诉求”、上海市政府所采取的“对策”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私立补习学校“学潮事件”牵涉的不仅仅是教育问题,更重要的是社会转型时期的劳动就业问题。第四章主要解答一个重要问题,即:“8月学潮事件”发生以后,上海市政府是如何应对的,这些应对措施是否行之有效。第五章主要研究的是1953年至1956年上海市政府对于私立补习学校“初中化”改造的过程。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中共的教育政策转向“反冒进”。由于初中教育经费投入的减少,高小毕业生升学问题日益凸显,为了缓解压力,上海市政府对私立补习学校进行了“初中化”改造。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结业学生升学就业问题、“编余”教师的生活、安置问题却超出了政府的预想。结语主要论述了1952年至1956年私立补习学校的发展、改造脉络。
其他文献
近年,自行开发和研制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双辊挤浆机。整机采用全封闭式结构,外形美观,自动化程度高。设备进浆浓度为3.5%~6%,出浆浓度为22%~33%,单机提取废液浓度高,麦草浆提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 digital private network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dedicated chipset CMX7141 that used for the 4FSK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in DCR sy
彭述之与瞿秋白都是中共早期重要的领导人,都是国民革命时期卓越的思想者与领导者。国民革命时期,彭述之与瞿秋白以《向导》为阵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分析中国国民革命的具体问
Modern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need to be equipped with antennas that are precisely tuned to more than one frequency in order to allow operation in several ba
Routing on ad-hoc network has become a major research issue among the networking communities due to its increasing complexity and the surge of challenging probl
本报兰州5月8日电 (记者杨军通讯员朱美好 吉润卿) “我是天水长城果汁厂的业务员叶斌,近期计划往广州方向发送一批货,麻烦你帮我办理一下承运前的相关手续。” “好的,请您把货物
报纸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十九世纪先后确立了政党政治的运转模式。近代中国内忧外患之下,有识之士从西方寻找富国强兵之道,先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后学习政治社会制度。通过维
A multiuser receiver scheme with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IC) is proposed to suppress multiuser interference for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
In this paper a novel approach of English Phonetic Alphabet applicable to Chinese people was introduced. This novel English Phonetic Alphabet was specially de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