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the Treatment of Discourse Markers in E-C Drama Translation-A Case Study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654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迄今为止仍是话语分析和语用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几十年来,众多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话语标记语做出了大量的宏观和微观的研究,并取得颇丰的研究成果。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话语标记语的定义、范围、分类等问题仍存在很大争议,但都普遍认为它们是言语交际中一种十分常见的话语现象,虽不构成话语的命题内容,但却具有非常丰富的语用功能,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本文旨在把话语标记语的研究拓展到英语戏剧翻译的研究中去,以期对英汉戏剧翻译整体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英若诚认为戏剧是“各种艺术形式中最依赖口语的直接效果的形式”,戏剧对白中存在大量的话语标记语,并对人物的话语的表达效果和理解有着很大的影响,这要求译者对其处理必须谨慎为之,以免破坏译文的整体效果。Wilson和Sperber提出的关联理论被多数学者认为是对话语标记语最具解释力的理论,同时对翻译实践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以关联理论为框架,选取Arthur Miller的名剧Peath of a Salesman中的出现频率较高四个话语标记语为研究对象,对其在陈良廷和英若诚的两个中译本中的翻译处理进行定性、定量研究。作者通过精选大量的译文实例,以每个话语标记语各自的语用功能为分类基础,从关联理论角度人手,对比分析两种译语所产生的不同翻译效果;然后,通过统计数据分析两位译者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并评价其优劣;最后作者就英语戏剧汉译中话语标记语的处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研究表明,英语戏剧汉译中话语标记语的处理对译者来说,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译者在处理时,不仅要考虑原语功能的成功再现,还要考虑译本的可读性和可表演性;而在翻译方法的选择时,无需拘泥于以词译词,译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取任何合适的汉语表达方式或采取省译的方法进行处理。
其他文献
期刊
通过比较在导弹自动测试系统中引入人工智能故障诊断方法的特点,分析了人工免疫算法在导弹故障诊断应用中的可行性.提出基于人工免疫算法进行故障诊断的模型构建方法,给出故
期刊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课程讲座(Academic lecture)是高等学校教师针对某学科知识所做的口头的课堂授课形式。学术听力理解(Academic listening comprehension)是学生对课程讲座的理解。随着教育全
灾难性事件报道备受社会关注,但也容易引发人们的不良情绪。作为党的新闻媒体,应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团结稳定鼓劲”的报道原则,在灾难性报道中体现健康向上的主旋律,做到坚
期刊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