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性含氮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例如天然生物碱monomorine是许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crispine A可抑制某些人类癌细胞的增长等。因此,合成手性含氮化合物成为合成化学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不对称的构建C-N键是有机合成化学家的重要使命之一。相比于高反应活性的α,β-不饱和醛、酮类化合物,反应活性较低的α,β-不饱和羧酸及衍生物(例如:不饱和酯、不饱和酰胺)的不对称aza-Michael加成研究相对较少。目前主要依赖于额外引入一个活性基团,以提高其反应活性。因此,发展一种简单、直接的方法来构建C-N键至关重要。近年来,不饱和烃的不对称氢胺化反应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氢胺化反应是一类形式上将氮氢键加成到碳碳不饱和键的反应。与构建C-N键的常见方法,例如亲核取代,还原胺化,烯丙基取代等反应相比,氢胺化反应具有原料易得,原子利用率为100%等优点,是迄今最为高效地构建手性C-N键的方法之一。传统的贵金属(Ru,Rh,Pd,Ir,Au)以及廉价的过渡金属(Cu)和稀土金属(Y,Yb,Sm)可以催化该类型的反应,生成氨基取代的手性含氮化合物。文献调研表明对于Michael体系,特别是低反应活性的α,β-不饱和酰胺的不对称氢胺化反应合成重要的手性胺基取代的酰胺类化合物仍未报道。本论文以Cu(OAc)2和rac-Ph-BPE配体作为催化剂,在硅氢试剂存在的条件下,通过现场产生的Cu-H试剂,利用配体调控的极性反转策略,实现了不饱和酰胺类化合物与氮源的氢胺化反应,以较高的收率和区域选择性得到了β-胺基取代的酰胺类化合物。当我们成功的合成了消旋的β-胺化的产物,我们进一步对该体系不对称催化条件进行了探究,以中等的对映选择性得到β-胺化的产物。该配体调控的转极性策略,为合成手性β-胺基取代的酰胺类化合物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同时,也为合成其它类型的弱Michael体系的不对称转化带来了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