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雪小说的审丑空间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su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残雪是当代中国文坛中一位特立独行、极具个性的女作家,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个无法回避、引人深思的文学现象。她的另类创作风格使得其作品一经问世,不仅在国内引起关注,并且在国外引发热议。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读者、作家和学者加入到残雪的研究队伍当中,用心去感受她笔下的奇异世界,凝神去思考她文字中蕴藏的主题。笔者作为研究残雪文学的一员,深深赞许她勇于挑战自我,挑战社会,挑战文坛的写作精神特质。残雪——这位另类作家的小说之费解已经达到了令许多读者难以接受的程度,也给广大读者和研究者造成了审美上的巨大冲击,因此,残雪文学研究是一个异常庞大的课题,即使是小说的审丑空间研究也十分繁杂。本文篇幅有限,仅从残雪小说的审丑主题意蕴、艺术形式和美学价值几个层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获得对残雪文学的进一步理解,能够丰富残雪小说的审丑意义。论文首先是探讨残雪小说的审丑主题意蕴,以“丑”态为基点展开,探析残雪作品中人的丑,现实的丑和历史的丑。第一部分从自身出发,反思异化的人性,人的丑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讲述人类本性丑恶的起始,在外部因素影响下又历经人性异化,迷茫过后最后达到自我救赎的升华;第二部分拓展到人之外的环境,残雪的作品—向迫使人们直面扭曲的现实,通过她描述的恶浊境遇,展现生存的绝望,最后指出应坦然接受与积极改造现实;第三部分回溯过去,回望残酷的黑暗岁月,结合残雪的自身经历,解读其小说中对历史片段的重现,揭示残雪以叩问的姿态重新审视历史,是为了上升到在毁灭中重生的高度。其次是分析残雪小说审丑的艺术形式,只有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作品的内容才能够得以充分表现,残雪小说的审丑表现既依赖常态的艺术手法,又有其独特的建构方式。常态的艺术手法有想象、夸张、隐喻、象征、通感与知觉化等,逐一结合文本进行具体分析,属于残雪独特的建构方式有纷繁的意象呈现、荒谬的无逻辑对话、病态的偷窥视角和奇诡的梦幻空间,对每一种创作方式都进行详细阐释。再次论述了残雪小说的审丑美学价值,她的创作不仅表现了独特的审丑美学观照领域,丰富了当代审丑美学的审美体验,还加强了与世界文学中审丑创作的文学对话。最后是结语部分,总结全篇,提炼中心论点和主要思想,将残雪小说的审丑意义价值进一步延伸,肯定残雪的文学创作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其他文献
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天然林保护工程项目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需要解决森林管护工作中的问题,以保证天然林保护项目的有效实施,在这样的背景下,论文对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森林管护
文章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系统分析了森林生态产品外部性的表现形式。在分析森林生态产品外部性的特点和本质的基础上提出解决这种外部性的最佳途径是由政府提供森林生
<正>为贯彻落实《内地与香港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精神,加强内地和香港专业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委托,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与香港测
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文化与政治、经济具有紧密的联系,能够有效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我国在发展中应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此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我国近几年来的
综合保障基地作为未来战争保障活动的重要依托,其信息化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物联网作为新兴技术,在综合保障基地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基地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快"、"准"、
以山茶树的乙醇浸提液为原料,分别对明矾法和氧化钙沉淀法制备茶皂素粗品的产率和纯度进行了比较,考察了茶皂素的纯化工艺及茶皂素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采用明矾法可以制备纯度
【背景】人核糖体蛋白S13(RPS13)基因位于染色体11P15.1-14,全长约3.3Kb,有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RPS13是细胞内蛋白质翻译小体-核糖体小亚基上重要的结构蛋白之一,属于核糖
目的:调查分析眼视光本科《科研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出建议。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本科专业已开设《科研设计》课程的2012年级和2013年级学生为调
以15个产地人参种质资源为试材,采用RAPD和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种分子标记均能揭示不同地区人参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共筛选出11条RAPD随机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