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TLRs的激活介导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促进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同时探讨TLRs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为了阐明TLRs活化对肿瘤的影响,通过体外培养结肠癌细胞系HT-29,检测TLRs及wnt/β-catenin表达情况,通过过表达TLRs及siRNA等手段研究TLRs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相互关系,探讨TLRs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促进结肠癌的生长及浸润。1) LPS刺激结肠癌细胞系HT-29,随后用RT-PCR检测TLRs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2)LPS与顺铂联合处理HT-29细胞,通过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继而确定LPS及DDP的最适作用浓度及时间,建立TLRs活化对细胞耐受的药物模型;3)按照药物模型建立方法,给予细胞药物处理后48h,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药物模型中各组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wnt、β-catenin、P-GSK-3β表达变化,Toll样受体及其相关炎性因子IL-6/TNF-α改变;4) NF-κB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转染细胞后,按照药物模型建立方法,给予细胞药物处理,最后检测模型中各组NF-κB的活化情况;5)siRNA抑制TLR4的信号通路后,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改变。 结果: 1)RT-PCR结果显示LPS刺激HT-29细胞后TLRs(TLR1-10)表达发生了不同程度改变,其中TLR2、TLR4、TLR5、TLR7、TLR8、TLR9等TLRs表达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且 TLR2、TLR4mRNA水平表达上调最为明显;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表现为: GSK-3β下调,WNT及β-catenin上调; 2)MTT结果:不同浓度的LPS刺激HT-29细胞,对细胞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或者增殖作用,而当同时给予不同浓度DDP处理后,发现0.5μg/ml浓度的LPS,能有效的抵抗5μg/ml DDP对HT-29细胞的杀伤作用。根据上述结果建立0.5μg/mlLPS处理组、5μg/mlDDP处理组、阴性对照组、LPS联合DDP处理组的药物模型; 3)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药物模型组中,与阴性对照组比较,LPS处理组p-GSK-3β表达下调,β-catenin表达上调,DDP组可抑制细胞增殖,同时p-GSK-3β表达上调,β-catenin表达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被抑制;而联合用药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改变程度低于DDP组;同时,DDP组TLR2、TLR4、TLR7、TLR8、TLR9、IL-6和TNF-α表达明显下降,反映TLRs的活化受到抑制,而联合用药组TLRs表达下调程度明显小于DDP组; 4) NF-κB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LPS组相对荧光值明显高于其它处理组,而DDP组相对荧光值水平最低,联合用药组高于DDP组,提示LPS能通过激活NF-κB信号从而抑制顺铂引起的细胞凋亡4)siRNA抑制TLR4的信号通路后, P-GSK-3β表达升高,而β-catenin表达出现下调。 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LPS能够通过活化TLRs信号通路从而介导wnt/β-catenin通路的活化,从而干预顺铂引起的HT-29细胞凋亡;这些结果提示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IL-6和TNF-a等炎性因子释放,能够介导wnt/β-catenin通路的活化从而促进结肠癌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