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需求”演化机理的大城市交通治理对策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wdiy_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上大城市的空间发展基本都从增量式逐渐转向存量式,空间发展战略的调整不仅意味着空间规模形态和土地资源开发模式进入新阶段,更意味着城市空间治理进入了新阶段。存量更新阶段,城市复杂交通问题不是单纯依赖物质空间规划建设就可以解决的,需要基于对交通系统和其它城市系统的机理更深的理解提出综合治理的新体系。这其中既包含传统规划系统建设和土地开发利用的统筹,也针对多元化和差异化的交通需求提出更精细、灵活的治理对策。不同城市为此走上了各自的探索之路。为探究适应我国未来大城市发展的交通治理对策,有必要对过去和国外城市空间和交通需求发展特征进行系统梳理归纳,并基于演化机理研究的逐渐深入对现代治理对策进行总结和评价,丰富与完善城市交通治理理论的同时提供差异化城市交通治理的实践指导。本文以中外典型大城市空间发展演变史为基础材料,梳理并总结其空间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规律,并与对应时期的交通治理对策相关联分析。文章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简要介绍研究来源及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及方法、论文的研究框架设计;第二章是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启示与不足;第三章是基于大城市空间-需求演化历史梳理阶段化历程;第四章是基于阶段化历程总结规划演化机理;第五章是基于阶段化历程和机理分析治理对策演化和评价;第六章是研究结论与展望,对论文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反思其中的缺陷与不足,并对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借助大量的历史资料分析,本研究认为城市空间——交通需求的演进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主导阶段、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利用主导阶段和交通治理政策主导阶段。其中,可以将第一阶段理解为历史态,第二阶段理解为现实态,第三阶段作为未来态进行展望和建议。同时,交通治理对策的演化存在较为明显的阶段性,这与大城市空间扩张和空间结构生成的发展特征密切相关;也与交通需求特征伴随着生产力和技术进步发生的改变密切相关。目前治理对策以系统管理与需求管理理念为核心,发展出针对交通系统、交通结构的许多手段,其中私人小汽车快速发展作为调节交通问题的重要抓手提出了许多拥有和使用限制管理,在研究中也详细分析评价。中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城市向世界级大城市靠拢,这些城市不仅在规模、人口数量上可以与之相媲美,在交通治理困境上也有很大相似之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未完全完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提升还有很大缺口、巨大的人口集聚和流动带来庞大交通流量、城市处于常态化拥堵和常态化管控。中国也不得不开始转变过去依赖完善交通设施规划实现交通治理的思路,从城市空间和交通需求的互动机理入手,综合调控交通系统各要素,破解城市交通困境。现代交通治理模式的形成离不开对过去经验和教训的总结,离不开严密的科学论证和广泛的公众参与,中国特色的交通治理对策将在大数据的技术支撑下不断演绎出新的形式,为解决现实问题添砖加瓦。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快速发展的环境背景,人们对于幼儿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对幼儿教育户外活动的开展提出了高度要求。幼儿教育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前提.因此,在当下快速发展的环境背景下,幼儿教师应该明确这一点,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能够重视户外活动的开展,促使幼儿能够在参与户外活动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培养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因地制宜地开展户外活动,能够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与活动氛围
会议
湘桂走廊是位于湖南、广西二省交界处的越城岭和海洋山之间,一条由湘江、灵渠、桂江完整水路沟通的南北地理大通道。该走廊天然地成为了各类商帮往来经商的交通要道,各类商帮在该走廊沿线留下了大量的会馆建筑。位于湖南、广西交界处的湘桂走廊,深受湖湘、岭南两种地域文化的影响,也是中原和岭南文化碰撞融合最为激烈的区域之一。湘桂走廊也因此成为了集交通运输、商业活动、文化交流等功能于一身的复合体。该走廊的地域文化和商
学位
资本市场不仅为企业提供了股权融资的渠道,而且其市场信用还影响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决策。作为企业日常经营的重要融资渠道,商业信用融资的变化对于企业供应链和银行信贷行为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该影响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平稳运行。本文以企业上市主板市场作为切入点,探究其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为企业更好地了解上市主板在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做出实证贡献。通过对2011-2019年主板企业和新三板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
学位
建筑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其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左右。作为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建筑业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吸纳农村转移人口就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建筑业的完全能源消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碳排放约占全部排放量的四分之一。基于节能减排的时代背景,本文将建筑材料纳入效率评价,分析过度竞争对建筑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本文在介绍过度竞争理论的
学位
随着国际贸易分工的深化,产品的生产环节开始由国内向世界各国展开,形成全球价值链。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凭借人口红利和资源低成本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生产环节,只获取少量利润,却带来了大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种发展形式为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却不符合我国当下绿色发展的国情。因此,我国应如何在绿色发展的背景下把握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契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变得尤为关键
学位
城市基础设施是保障城市各类生产活动正常运行、决定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城市建设发展离不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撑,同时,城市基础设施的更替,也与城市的建设需求密切相关。从古代商业贸易对交通运输业的促进,到近代城市生产、生活对水电、通讯等现代化设施的需求,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一直与城市的建设发展相辅相成,不断更新。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的运转起到不可或缺的支撑性作用,但另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又
学位
随着我国城市更新模式从增量开发到存量更新的转型,曾经拥有近代工业史的城市及城区的经济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巨变,城市中心既有工业区成为城市更新的主要对象之一,近代工业遗产的保护再生成为重要议题之一。武汉作为中国近代重要的工业发祥地之一,以1873年顺丰砖茶厂建成为起点,曾经发展出轻、重工业门类齐全,外商、官办和民族资本类型丰富的近代工业,其工业地位不逊于上海,甚至在制茶、纺织等领域超越上海。因此,武汉成
学位
镇江英租界是江苏省内保存状态相对完好的租界遗存,对镇江近代城市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英租界在所有租界中开辟最早、数量最多、历时最久,辐射范围最广~1,具有重大研究价值。由于资料不足,当前镇江英租界相关研究成果多停留于对租界历史的浅层梳理或对局部形态的基础描述,尚缺乏系统性全面研究。论文选取镇江英租界为研究对象,将时间范围限定在1861年至最终回收的1929年,基于国内外一手档案资料,结合文献、图像分析
学位
随着全球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区域竞争力水平高低成为城市群抢占市场资源、跻身国际视野的关键标准,提升区域竞争力链入全球产业分工成为各大城市群融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武汉城市圈作为湖北省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群及全国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单位,发展轨迹与一体化政策背离的现象明显。区域一体化是促进区域竞争力提升的抓手,测度分析武汉城市圈竞争力水平与特征,基于竞争力视角评估武汉城市圈一体化政策实施成效对于认清武汉城市
学位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严重,高强度的建设改变了城市下垫面形态,使得城市内部温度逐年上升,夏季高温热浪频发,影响城市居民身体健康。复杂的城市形态会对城市热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每一种城市形态都有其对应的微气候特征。对城市形态进行分类梳理,并分析不同形态类型对热环境的作用机理和热环境的定量评价有助于规划者和决策者找出城市内部的突出问题,提出规划改善措施,提高居民室外活动水平。因此,为了区分复杂的城市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