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理念也不断创新和发展,对话教学顺应了课程改革的需要,越来越凸显它的优越性,本文尝试用对话教学理念探讨课堂提问行为的基本特点,进而去分析目前课堂提问行为现状和课堂提问行为存在的问题,阐述影响课堂提问行为的因素,从而提出实现对话理念下的课堂提问行为的有效策略。文章共分为五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包括了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的缘起,通过考虑教学改革的要求,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需要,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这三个方面确定了论文的研究内容。二是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介绍了本研究采用的文献法、观察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三是文献综述,通过分析国内外关于对话教学的研究和国内外关于提问行为的研究两个方面,在肯定前人研究的成果同时,发现研究中有待完善的部分,从而确定了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部分主要进行对话教学的理论分析,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现象学理论、解释学理论、交往行为理论、符号互动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对话教学的基本观念分析,从目的上,即对话教学指向师生的自我实现,过程上,对话教学走向合作,方法上,对话教学注重交往生成。第三部分是探讨对话理念下的课堂提问行为的内涵与特征,特征包括:师生平等同进步、张弛有度共发展、延长时间重追问、尊重差异促公平。第四部分课堂提问行为的实践考察,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研究的设计和说明,这里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的选择,学校的基本情况,进入观察的方式三个方面。二是研究的结果和分析,综合研究结果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三个问题,即教师对课堂提问的重视程度上是比较高的,但在策略上仍需进一步提高;课堂提问偏重事实性问题,对创造性问题重视不够;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不平衡。三是影响课堂提问行为的因素,从四个方面论述课堂提问行为影响的因素,包括教师方面的因素,学生方面的因素,考试制度方面的因素,课堂时空方面的因素。第五部分运用文献分析法并结合课堂实践的教学案例从对话教学的目标设计策略、话题设计策略和过程实施策略三个方面来尝试提出有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