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的概念研究——以“裁判请求”为替代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z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对“诉”的概念众说纷纭,各种不同的学说各具合理性,但又存在一定的瑕疵,难以形成统一的见解,并由“诉”的概念的模糊产生了一些理论上的争议。从“诉”的本义、渊源、语词属性、内涵等方面看,“诉”实际上就是一种由当事人提出的请求。本文旨在通过对“诉”的语义分析和内涵分析,理清“诉”的本质是一种请求,探究有关“诉”的概念的各学说的缺陷以及其与诉讼法理论、实践之间存在的矛盾。最终尝试以“裁判请求”的概念替代部分“诉”的概念,以此解决“诉”的概念的模糊问题,缓解理论上的争议。“裁判请求”的概念能够充分体现“诉”的本质,并且可以解决“诉”的概念通说所存在的一些理论缺陷和由“诉”的概念引发的理论困境。用“裁判请求”的概念替代“诉”,符合我国当前理论和实践的要求。
其他文献
对农民土地财产权法律保护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目前,农民土地财产权法律保护面临公权力对私权利的侵害、土地纠纷的数量增加、形式多样等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通过立
反腐倡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党和政府长治久安和生死存亡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经历了非常艰辛且极其曲折的
当前,亲属拒证权制度已成为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界广泛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在2012年3月最新修正的《刑事诉讼法》中,并未免除犯罪嫌疑人近亲属的作证义务,但做出了近亲属可以不强
苗族民间习惯法是指存在于苗族社会的生产生活之中,通过多种途径产生,由苗族人民自觉遵守,由公共舆论和道德谴责的强制力保障实施,是特定区域、特定社会的人们为维护特定的秩序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