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县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727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它作为人类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资源,耕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粮食安全问题。随着21世纪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大量优质耕地被占用,且人口不断增多,粮食需求量加大,耕地问题变得日益突出。所以增强耕地质量管理、对耕地质量等别进行评价具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全面掌握影响中江县耕地质量等别的因素和中江县的耕地质量等别,有利于揭示中江县耕地的生产潜力,合理调整中江县土地利用的布局,探索耕地质量管理的新机制,对中江县的耕地质量进行有效的保护。  本文通过对中江县耕地变动区的实地调查,在摸清影响耕地质量变化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采用特尔斐法建立了中江县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指标权重,基于GIS技术提取相关指标信息,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土地利用系数、土地经济系数和自然质量分;进而计算出耕地质量等指数,并转换为国家等级指数,依照耕地质量国家等别划分规则确定了耕地变动区的耕地质量等别;最后结合无变动区的耕地质量等别情况,对全县耕地质量等别变化进行分析,深入挖掘研究区在耕地质量建设和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耕地保护与耕地合理利用的相关建议。通过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  (1)构建了中江县耕地分等参数指标体系。结合上一轮成果资料以及对中江县相关耕地资料分析验证,最终以剖面构型、有效土层厚度、岩石露头度、土壤pH值、表层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地形坡度、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9个因子构建了土壤分等因子指标体系。  (2)评价结果显示,2013年中江县耕地国家自然等涉及7、8、9、10四个等级,面积分别为4264.94hm2、22364.94hm2、45161.10hm2、30868.41hm2。耕地国家利用等涉及5、6、7、8、9、10六个等级,面积分别为0.29hm2、1795.90hm2、8279.41hm2、3828.52hm2、41559.21hm2、27196.05hm2。耕地国家经济等涉及4、5、6、7、8、9、10七个等级,面积分别为183.01hm2、1749.28hm2、5144.43hm2、12395.00hm2、36215.64hm2、46945.94hm2、24.40hm2。  (3)与2010年耕地质量等别相比较,耕地质量总体呈上涨趋势。其中,耕地国家自然等别7、8等地面积比分别增加了4.15%和7.77%,9、10等地面积分别减少了0.92%和11.01%;耕地国家利用等别5、6、7、8等地面积比分别增加了0.0009%、1.75%、2.35%和6.40%,9、10等地面积比分别减少了1.73%和8.78%;耕地国家经济等别4、5、6、7、8等地的面积比分别增加了0.18%、1.10%、0.37%、3.65%和10.59%,9、10等地面积比分别减少了15.84%和0.05%。
其他文献
生态足迹作为一种数理模型,用于研究人类生活生产所需自然资源与区域实际所能供给自然资源的关系,能定量反映区域资源供给与消耗的情况。研究区域生态足迹对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
  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难题,而青年失业问题又是各国关注的主要群体之一。本文以以上海、青岛为例,对中国城镇青年失业问题探索进行了探索。文章分析了中国城镇
  本文通过对城市国际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根据城市国际化概念,并结果广东省实际情况,构建城市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专家打分、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广东省21地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软件经历了从单机应用程序到CS(Client/Server)结构应用程序再到BS(Browser/Server)结构应用程序的不断发展,这其中BS结构又从单纯的BS结构发
移动定位设备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被广泛应用,例如:车辆跟踪、出行规划、迷路应对、社交游戏等。定位设备产生的海量轨迹数据在很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例如交通流
本文以区域可达性为切入点,以时空演变为基础,运用投资优化的方法,探讨了基于可达性的区域空间结构优化问题,并以广东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
都市,作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地,它所包含的意义已远远超出其本意。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进步,都市,特别是大都市已成为现代物质文明和现代精神文明最集中、最典型、
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是当前西南地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生态环境承载力低,生态系统脆弱的特点,严重的威胁了该区域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喀斯特地区人为干预的研究对于搞好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提高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喀斯特生态环境的影响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强,人类活动成为影响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研究喀斯特地区城市边缘地带的人为干预强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