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PC总承包模式已经成为国际建筑市场的主流承包模式,国际总承包商凭借自身管理、技术优势从中获取了丰厚的利润。在我国,EPC总承包模式仅在电力、化工等行业得到应用,拓展的空间还很大,还可以有更多的总承包商参与进来。EPC总承包模式基本涵盖了工程实施的全过程,而且EPC项目规模大、工期长、技术复杂、实施环节多,总承包商需要承担项目大部分风险,对总承包商而言,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项目风险分析,来应对如此庞大、复杂的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我国要推行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所必须探讨的问题。 本文在分析当前风险管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EPC总承包模式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总承包商在EPC项目中面临风险的复杂性,将企业管理中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引入到项目管理中,将传统的风险管理与全面风险管理做了对比分析,提出总承包商施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本文首先对总承包商开展EPC项目实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进行了分析,主要介绍了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核心内容以及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然后以承包商实施EPC项目的全过程(即投标报价、合同谈判、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阶段)为主线,按照全面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来对EPC项目进行风险管理,在对风险评价环节中,本文主要运用了层次分析法来评价EPC项目风险水平,总结承包商对风险的应对策略和监控措施;最后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目标体系、环境体系、流程体系、方法体系)作为总承包商实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支撑系统,将全面风险管理的思想贯穿到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来控制EPC项目中的各种风险,实现总承包商的全过程、全团队、全方位、全要素的风险管理特性。 将全面风险管理的思想引入到EPC总承包领域,总承包商将EPC项目视为一个动态发展的对象,并对其实行全过程、全团队、全要素、全方位的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总承包商在开展EPC项目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以保证EPC项目总承包商的预期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