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主席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做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位于珠三角地区,面积806平方公里,下辖10个镇街,有全国知名品牌的家用电器、机械装备,以及各种以电子信息为主要项目的行业。2014年,全区工业总产值6440.4亿是百强县之首。顺德有13所职业技术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电子信息是顺德第一支柱产业,而作为培养技术操作人员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到了一个瓶颈阶段,一方面企业需要大量的计算机应用人员,另一方面,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找不到合适的计算机方向的工作岗位。我校从1995年开设计算机应用专业,已经有二十年的历史,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体现在办公软件的使用、图形图像处理、电子商务、网页设计等方面,学生的就业范围主要集中在顺德伦教及大良等周边地区。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不高,如何使学校教学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相促进,把学生培养成为能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劳动者值得我们思考。据了解中职学校对计算机专业学生人才培养存在如下问题:1.专业课程设置守旧,影响专业发展。计算机技术运用是一个飞速发展的行业,原有的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对当时社会需求的了解,课程缺乏系统和有机结合,对实操能力重视力度还不够。2.专业目标模糊。对一些学校来说计算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定位不明确,毕业学生能胜任什么岗位,哪些岗位适合他们都不能说得清楚。3.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工作的能力较弱。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差,领悟能力不强,学校学到的知识不知如何运用到实际工作。该论文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顺德行业企业调研,与家长和学生座谈,以及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了顺德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的现状。通过调研,我们重新进行专业方向定位,人才培养质量定位,理清了课程结构,增加实战性实习实训课程,创立专项工作室和创业基地,加强职业素养教育,修订了艺术设计方向课程体系,提出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途径。通过两年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运用,学生的专业技能较大提升,考证和技能竞赛成绩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