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私家车拥有量的上涨,常规公交客运量已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这有悖于共建公交都市的目标和公交优先的战略发展方向,也无法满足城市居民对公共交通运行状况水平不断提升的期望。乘客是否愿意选择公交出行,与其在公交行程过程中的心理感知密切关联。从交通心理学的角度考虑乘客在单程公交状态下的行程时间是评价公交运行质量的重要部分,也是交通领域目前较为缺乏的研究方向。本文对乘客公交心理行程时间偏差指标的分布规律特性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影响相对显著的特征因子进行深入探究,将车内环境复杂度进行量化分级,建立公交心理行程时间预测模型并针对不同车内环境复杂度的公交心理行程时间检验预测效果。首先,对乘客在公交车内的心理与行为特征进行分析论述,探求公交乘客在车内对行程时间感知偏差指标的分布规律;根据公交出行中乘客车内心理行为特征调查结果和指标拟合状况,对公交心理行程时间偏差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及相关分析;提取出影响权重和相关性较高的特征变量。其次,根据对空间环境衡量指标的论述总结,提出公交车内环境复杂度这一创新性概念;为公交车内环境复杂度的量化与分级选取指标,并进行分类和特性研究,建立评价体系;建立公交车内环境复杂度量化模型,并选取实例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最后,总结并比较关于公交心理行程时间预测方法的优劣性,总结选用神经网络方法对公交心理行程时间进行预测的程序步骤;建立公交心理行程时间BP神经网络综合预测模型,并作实例分析比较模型的预测效果;同时建立不同车内环境复杂度的公交心理行程时间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本文研究成果对有针对性地改善公交车辆服务体系具有较高研究价值,有效的公交心理行程时间预测可以作为出行者公交行程满意度衡量的理论依据,对满足出行者的行程时间心理需求,进而提高乘客公交出行吸引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为交通心理学研究领域提供有效的建模方法及应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