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片状物厚度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plu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颗粒粒度大小对于许多工业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都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基于嵌入式系统图像处理的颗粒粒度检测技术,因其具有便携性、安全、快速、非接触测量等诸多优势,成为目前颗粒粒度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目前基于图像法颗粒粒度测量大部分针对的是圆形颗粒,而对于其它形状的颗粒粒度测量研究较少。针对课题中片状颗粒对象的颗粒厚度,本文设计搭建了一个全新的测量平台,即使用单目摄像机从片状颗粒侧面进行拍摄的方法,设计了一套现场颗粒图像测量的硬件平台;针对片状颗粒厚度检测的实际需求,结合机器视觉、图像处理和嵌入式技术,设计了一套基于高性能ARM的微片状颗粒厚度检测系统,该系统是以Linux和S3C2440为软硬件平台,并在图像算法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图像测量系统软件。  本论文论述了片状颗粒粒度图像检测系统的软硬件架构,阐述了系统的软硬件构成,并且对该检测系统软件平台的构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实现嵌入式系统软件部分的设计。  本论文研究的另一个主要内容为嵌入式图像处理算法的设计与实现部分,针对片状颗粒粒度的项目背景,对图像算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对片状颗粒图像厚度进行测量的系统软件,即提出了利用轮廓提取和最小矩形边界框相结合的方法计算片状颗粒厚度。本文最后对图像测量系统的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的传感器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实时协作地感知、采集、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地理区域内被感知对象的信息,并最终把这些信息发送给网络所有
非真实感绘制(Non-photorealistic rendering,NPR)是计算机图形学的一类。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非真实感绘制逐渐成为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热点之一。非真实感绘制指的是利用计算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施,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人员和货物流动空前活跃,使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日显滞后。机动车的拥有
作为智能的交通系统的基础之一,车载自组织网络的目标是为移动车辆节点提供一个移动的通信平台,能够提高交通的通信效率、降低事故发生率,使得乘客都能方便的、快捷的接入到互联
随着信息时代的逐步推进,科学工作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科研领域的应用更是广泛,如天文学,高性能物理学等。由于科学工作流需要的数据规模很大,为了执行科学工作流,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信息化对高校的信息化管理建设不断的提出更高的要求。但由于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往往跟不上信息化发展的速度,导致出现了以下问题,一方面,在招生规
随着生命科学领域高通量实验的发展,人们得到越来越多有关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生物数据,生命科学的研究重点从解码基因组慢慢转变到对蛋白质的研究,进而探索生命进化的过程。蛋白
近年来,网络的社区结构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传统的社区发现算法针对的是数据间的关联特性,而忽略了数据的固有属性。然而,结合数据的社区特性和固有属性挖掘得到的离群点可
复杂网络遍布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一般具有以下全部或部分特征:自组织、自相似、吸引子、小世界以及无标度等。社团结构发现是复杂网络研究中的热点。具有社团结构的复杂网络中
随着电子商务网站中商品数量和种类的增多,消费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商品的筛选,这种信息过载的现象困扰着人们对有效信息的选择。为了解决以上难题,推荐技术进入了人们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