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考自1977年正式恢复以来,已经逐步发展成国民教育中起指挥棒作用的重要考试,吸引着全社会的关注,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随着高考从我国公民高考信息已经从过去的纸质档案、手填申请表进步到网上填报信息、网上缴费、网上传输和电子存储数据的阶段,高考公民信息安全迎来了时代的挑战。近年来,我国高考公民信息安全多次出现大案要案,2016年山东徐玉玉案、山东常某通过不法途径修改他人志愿案等案件均在全国影响很大,其根本原因是我国高考公民信息安全保护存在严重问题。本文首先介绍这一选题对于我国高考公民以及对于我国高考的重要意义,而后简述国内外现状,使用文献研究法、分析法和比较法,合理运用公民社会理论、监管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论分析我国高考公民信息安全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的解决方案。虽然经过多年发展在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涉猎范围已经相当宽广,深度已得到极大拓展,专家学者对于公民信息安全问题已经做了很多研究,但围绕高考信息安全保护问题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本文将有助于将现行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式进一步丰富,并且一定程度上细化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的内容、方向、范式。所以本文能够更进一步完善丰富公民信息安全问题研究理论及公共管理理论的内容,使其更加全面,更加科学。本文提出了创新性的研究角度和创新性的解决方法。以往信息安全的问题研究多数为了面面俱到,缺乏对安全问题流程方面的研究,本文创新性的将我国高考公民信息安全分成了信息采集阶段、部门间信息交互阶段、信息整合管理阶段和招生录取阶段,有效提升了问题、原因及其对策的针对性。通过对我国高考公民信息四阶段的分析,可以得出在不同阶段中信息安全的主要问题是不同的,分别是忽视信息安全教育、信息传输方式不安全、管理混乱和主体责任不明。经过系统地分析高考信息安全保护问题产生的原因,参考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本文尝试通过加强信息安全教育重视程度、增强支持力度、推进体系建设、信息分级管理和明确法律处理条款,解决高考公民信息安全保护方面的问题。分开四个阶段来分析我国高考公民信息安全保护问题,有助于将问题细化,提高发现问题的准确性及其对应的解决方案的针对性,将推进我国高考公民信息安全保护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