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津冀及周边区域是中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PM2.5污染防控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的核心工作,国家对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目标也提出了相关指标要求。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仍以一次能源消费为主,煤炭燃烧会造成环境污染,对社会的稳定发展、生态的良好维持、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需研究京津冀区域煤炭消费最多的重点耗煤行业(火电行业、钢铁焦化行业)的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其对灰霾的影响,针对重点耗煤行业设计不同空气质量目标情景,模拟研究其减排对灰霾的影响,可为京津冀区域减排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建立了 2013年京津冀区域重点耗煤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分析京津冀区域重点耗煤行业装机现状及污染物排放特征,结合MM5-CALPUFF模式模拟,分析了京津冀区域现状排放下灰霾的污染特征,评估了京津冀区域重点耗煤行业排放对京津冀PM2.5的贡献程度,评估了京津冀重点耗煤行业满足不同排放标准及结构调整政策后的区域大气污染改善情况,并对比分析了空气质量目标达标情况。研究表明,2013年京津冀区域重点耗煤行业共排放S0272.35万吨,NOx131.99万吨,PM1030.36万吨。唐山市、邯郸市、天津市、廊坊市四市为单位面积污染物排放量较多、煤耗较大、企业分布较密集的城市。2013年京津冀区域重点耗煤行业排放对区域PM2.5污染物浓度的平均贡献率为50.77%。各情景下,京津冀区域且均呈现了一条南北向的包含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北京市南部的重污染带,这与周边城市工业分布和地形及气象条件因素关系密切。各空气质量目标情景下,北京、天津、石家庄均不能满足国家及地方设立的2017年和2020年PM2.5空气质量目标,且石家庄在京津冀区域重点耗煤行业源全部去除的情况下,仍无法达到2017年和2020年PM2.5空气质量目标,需考虑进一步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