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染色体对滇韭(Allium mairei Lévl)适应性的影响及其遗传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aris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染色体独立于正常染色体组之外,对携带者的生长发育来说是非必需的。在1993年西班牙召开的第一届Bs国际会议将其定义为不与As发生重组,拥有自身进化历程的一类非必需的超数染色体。研究人员发现Bs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目的是研究Bs对梁王山二倍体滇韭(AlliummaireiLévl)居群适应性的影响,旨在为Bs进化方面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本文的研究内容是首先研究不同海拔高度上不同样方中Bs频率的变化,以期探讨Bs频率可能与哪些生态因子存在相关;其次研究Bs对滇韭的适应性是否存在影响,这主要从Bs对滇韭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影响方面来分析;最后研究Bs在花粉母细胞和成株根尖中的比例存在什么关系以及Bs在减数分裂中的传递来分析Bs的积累情况。实验结果如下: 1、Bs的比例与样方海拔高度的相关系数r=0.3846,t检验得到的相关系数不显著(t=0.9118,p>0.05)。Bs的频率与样方海拔高度的相关系数为r=0.2898,t检验得到的相关系数不显著(t=0.6771,p>0.5)。样方5中Bs比例和频率最高。 2、在7个样方中,只有样方5的Bs(该样方有70.59%的个体具有Bs)对滇韭的鲜重、分蘖数和小花数具有显著影响,而在其他样方均无显著影响。另外Bs对样方4和样方5中的结籽率和结籽量也无显著影响。 3、当成株根尖中存在Bs时,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绝大部分情况下(比例为96.43%)可以见到Bs;如果成株根尖细胞无Bs,则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可见到Bs,比例为26.19%;当成株根尖细胞即使会有多于1个Bs的情况,其减数分裂所观察到的Bs仍然是1个。 4、减数分裂中发现Bs主要以单价体形式存在,而且可能存在大量丢失。关于减数分裂中期Ⅰ的Bs和四分体时期微核的关系,共观察了51株植株,其中有15株中期Ⅰ无Bs,四分体也无微核,占29.41%;16株中期Ⅰ无Bs,而四分体时期有微核,占31.37%;还有15株中期Ⅰ有Bs,而四分体无微核,占29.41%;剩下5株中期Ⅰ有Bs,四分体也有微核,占9.81%。其中有4株只有1个四分体有微核,另外1株80%的四分体都有微核。可见四分体中的微核的形成与Bs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根据以上的结果和前人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样方5的Bs频率最高,它通过增加植株鲜重、分蘖数、小花数来使滇韭更好的适应恶劣的环境。样方5高频率Bs的出现可能是长期对恶劣环境的特殊选择而具有优越适应能力的结果。 2、减数分裂中发现Bs主要以单价体形式存在,而且可能存在大量丢失,也就是说Bs非但没有积累,反而可能出现丢失,但在样方5中却以很高频率出现,这更加说明了Bs在极端环境下适应环境的结果。因此我们认为在极端条件下Bs对植株适应恶劣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目前,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广泛的应用于交流调速系统,因为它有着控制结构简单、转矩响应快、鲁棒性强等特点,解决了矢量控制中计算结构复杂和对参数变化敏感的问题。但直接转矩控制技术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定子磁链观测和速度观测的精确度关系到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运行效果。本论文在这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运用神经网络理论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磁链观测方法和速度观测方法。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如下:本文先分析了三种传
通过对光伏市场过热的分析,指出现今光伏微网正在崛起并慢慢替代大功率光伏电网。简要的分析了传统逆变器和传统Z源逆变器的优缺点。为了适应光伏微网系统,采用改进型Z源逆变器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倍受关注,被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各地区的风力发电事业也迅速发展壮大。目前风电并网对风能的利用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些主要表现在稳定性方面,并且随着并网风电场规模的不断增大,对他的影响就越严重,其中并网系统电压稳定性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本文研究大型风电场并网对系统电压稳定性影响及改善措施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
森林火灾对森林的危害日益严重,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兴起,林火的研究上升到了景观尺度。在景观格局形成过程中,森林火灾影响着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进而影响景观的结构和功
风光互补联合供电系统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采用双输入直流变换器的风光互补联合供电系统具有电路结构简单,系统成本低的优点。两路输入源可以分
penDE基因编码了一个40kDa大小的酰基-CoA∶6-APA酰基转移酶(AAT),这个酶催化产黄青霉(P.chrysogenum)中青霉素生物合成途径的最后一步酶反应。本课题试图通过将penDE基因引入
大功率变频器及交流传动一直是电气传动领域的研究热点,采用高性能的电力电子开关器件、优良的控制策略以及先进可靠的拓扑结构是提高大功率交流传动性能的有效途径。尤其近年
随着电力系统容量和规模的不断增长,电网的短路电流水平也日益增大,限制短路电流已成为电网发展中一个紧迫而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磁性材料和磁路拓扑研究的不断发展,基于永磁偏置饱和原理的故障限流器(Permanent-Magnet-Biased Saturation based Fault Current Limiter, PMFCL)因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无需外加控制而实现自动投切、技术经济性能好等
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始终担负着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任务。当继电保护存在故障时,其不正确动作将会导致停电区域的扩大,当前研究表明国内外约有70%的大停电事故
本文选取我国分布最广的一种垫状植物——垫状点地梅(Androsace tapeteMaxim.)为研究材料,以野外观测调查、室内实验为手段,初步分析了念青唐古拉山南坡环境因子的垂直性分布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