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心理健康是目前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生活幸福,也影响到学生、他人和社会。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我国东北边陲,当地教师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在此前提下本人认为有必要对延边地区初中教师心理健康进行研究。本研究运用SCL-90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延边地区15所初中学校的556名初中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如下:1、延边地区初中教师心理健康因子除躯体化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无显著差异外,其余九因子均显著低于(p<0.001)全国正常成人常模。说明延边地区初中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较好。有中重度症状的因子(3≤x)主要是躯体化、强迫、抑郁。2、朝鲜族初中教师心理健康因子除躯体化症状显著高于(p<0.001)全国正常成人常模、人际关系显著低于(p<0.001)全国正常成人常模外,其余因子与全国常模无显著差异。表明朝鲜族教师心理健康水平适中。有中重度症状的因子(3≤X)主要是强迫、躯体化和抑郁。3、朝鲜族初中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当地汉族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且差异显著(p<0.001)。4、教龄在6-20年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其他教龄段的教师。5、不同地域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表现为农村的最差、其次县镇、延吉市的最好。6、不同学科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是大主科最差、小主科其次、副科最好。7、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班主任。8、教师心理健康与教师所在学校的类别及教师的学历、婚姻状况、性别无显著差异。通过分析找出形成教师心理健康差异的原因,认为教师应该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充分利用社会体系的客观支持作用,积极主动地建立自助体系来维护心理健康;同时也认为延边地区初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该是朝鲜族教师,尤其是农村、教龄为6-20年和大主科等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