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辽宁省实施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民族教育具有多元功能的系统,因此重视和应用民族教育多重功能的同时整合和调配各种功能的运作方式来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势在必行。为了促进辽宁省民族中学化学学科教学改革、提升化学学科教学的质量;全面了解民族语言的学习掌握对蒙古族中学化学教学的影响。本文通过文献法对国内少数民族地区化学教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阜新蒙古族中学13名化学教师和339名学生为调查对象,以“发现问题—剖析原因—提出对策”的研究思路。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该地区的化学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调查的化学教师中有84.62%的为蒙古族,而学校采取的授课方式主要为汉语授课,加授蒙古语文。具有本科学历占92.31%;教师年龄在四十岁以下的占69.24%;有61.54%的化学教师为师范专业毕业;表明民族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有61.54%的教师会运用新型教学方式,23.08%的教师运用黑板-粉笔、口头讲授等教学手段。调查结果显示所使用的教材均为汉语教材。对于教材中的实验,有58.70%的教师是通过给学生做演示实验来生动展现出化学的学科特点。76.92%的教师认为在化学教学中有必要讲解与蒙古族文化有关的知识,有69.24%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开发具有蒙古族文化特色的化学课程资源。有42.77%的学生非常喜欢学习化学;学校重视课堂教学,对化学竞赛和化学课外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有14.16%和17.99%的学生认为蒙古语文的学习对于化学学习和化学实验开设有一定的影响。7.69%教师认为蒙古语文的学习对平时化学学习有很大影响,但认为对高考化学成绩影响不大,教师能正确认识民族学校教育制度。针对以上结论,提出如下建议与对策:加强蒙汉双语授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及蒙古文中学化学教材建设;优化化学课堂教学,提高蒙汉双语授课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开发具有蒙古族文化特色化学课程资源,突出民族教育特色;完善民族学校招生考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