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施工项目质量作为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也是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部门对施工项目质量的监督管理也应不断变化进而顺应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系统且全面地对施工项目质量政府监督管理进行研究势在必行,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施工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革,同时也在不断进步和自我完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基础入手,对施工项目质量的政府监督管理体制进行了层层分析,加上与国内外的政府监督体制做比较的方式,进而对其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重点对我国施工项目建设在政府监督管理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将施工项目质量分成三个阶段进行政府监督管理。施工前的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将监督重点放在手续和人员配备上。施工中的阶段是实施阶段,是向实体转化的阶段,需监督的内容较多,特点较多,也是政府重点监督阶段。竣工后的阶段监督重点在竣工验收满足条件和程序,和监督备案的办理和保证金的交纳。对于以上三个阶段的分析过程中都结合了当下的国家政策和发展趋势。进一步应用了投入和产出理论对施工项目质量的监督管理的三大分部进行了分析。基础分部体施工过程和使用维护为主要研究内容。主体分部研究了监督管理的主要原则和方法。施工项目环境质量分部以新时代的建筑方针为出发点通过实例总结了绿色文明施工内容,同时阐述了政府对环保节能采取的监督管理措施。在各类建筑中选择与百姓生活联系最密切的住宅工程质量监督作为详细研究的类型,总结了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同时举例丹东市常见质量问题治理方案执行情况。最后对丹东市质量监督管理情况、取得的成果和不足进行归纳总结。本文对施工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标准化进行了分析研究,从标准化的含义为出发点,将标准化分成两部分,分别为程序化和规范化进行分析。进而梳理了标准化建设的内容。想要推行标准化的理念要分三阶段进行,分别为试点示范、总结推广、和全面实施的阶段,推过推广应用总结出要做到“四个结合”。推广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和问题,通过这些问题进一步的引发了一些思考和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同时结合当下我国重大改革和发展变化对建筑业带来的深远意义和影响,对我国段施工项目政府质量监督管理需要进行的改革提出了五点建议。建议主要内容为政府监管的方式、平时的力度、对新技术的推进与支持和监督人员素质的提高方面。最后综合全文的分析与阐述,得出结论,并提出了可以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