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o致敏树突状细胞体外抗骨肉瘤细胞的研究

来源 :遵义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dx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骨肉瘤细胞分泌的exosome体外刺激T细胞增殖和对骨肉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方法:1.采用超滤离心联合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方法从骨肉瘤细胞培养上清中分离肿瘤细胞分泌的exosome。   2.透射电子显微镜鉴定Texo的形态。   3.无菌分离Balb/c小鼠骨髓细胞,用rmGM-CSF、rmIL-4和LPS体外诱导培养DC,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鉴定其表型。   4.MTT法检测负载Texo的DC、未负载Texo的DC、Texo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及以上三组激活的效应淋巴细胞对骨肉瘤细胞的杀伤力。   结果:1.透射电镜下见Texo为圆形或类圆形小体,大小不等,平均直径约150nm。   2.小鼠骨髓细胞体外诱导培养:光镜下见细胞边缘有绒毛样突起,细胞体积较大,呈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未经LPS诱导(第6d)的DC表型:CD80、MHC-Ⅰ、MHC-Ⅱ类分子分别为42.53%、54.96%、33.44%;经LPS诱导后(第8d)的DC表型的表达明显高于未经诱导的DC表型,分别为77.16%、83.21%、91.26%。   3.(1)MTT法检测负载Texo的DC、未负载Texo的DC、Texo三组对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Texo刺激T细胞增值率<1,增值率为0.76±0.06;负载Texo的DC组和未负载Texo的DC组均>1,分别为1.51±0.25,1.15±0.08。负载Texo的DC组与未负载Texo的DC组、Texo组相比,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未负载Texo的DC组与Texo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2)负载Texo的DC、未负载Texo的DC、Texo激活的效应淋巴细胞和对照组(LC)对骨肉瘤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显示,负载Texo的DC组在效靶比12.5:1,25:1,50:1时,对骨肉瘤细胞杀伤率分别为13.3±8.55,32.63±6.29,48.03±6.94。未负载Texo的DC组在效靶比12.5:1,25:1,50:1时,对骨肉瘤细胞杀伤率分别为10.25±2.48,21.00±22.07,28.60±2.43。Texo组在效靶比12.5:1,25:1,50:1时,对骨肉瘤细胞杀伤率分别为3.13±3.89,19.70±2.36,26.43±2.23。LC组在效靶比12.5:1,25:1,50:1时,对骨肉瘤细胞杀伤率分别为8.45±0.21,18.97±16.07,27.27±3.41。负载Texo的DC组在效靶比为12.5:1时,其抗肿瘤活性与未负载Texo的DC组、Texo、LC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9>0.05);在效靶比25:1,50:1时,其抗肿瘤活性与其它三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未负载Texo的DC、Texo、LC组两两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1.用超滤离心联合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能从骨肉瘤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分离Texo。   2.小鼠骨髓细胞在GM-CSF、IL-4和LPS联合诱导下能培养成树突状细胞。   3.单独的Texo不能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及诱导CTL抗肿瘤作用,而负载Texo的DC疫苗能有效的刺激T细胞增殖和诱导CTL抗肿瘤作用,其杀瘤效果在25:1,50:1时为最佳。
其他文献
人一出生就具有独立性和依赖性的双重个性。如果让依赖性占了主导地位,就容易重复一种因循守旧的生活模式。从这个意义上,创新不仅仅代表着一个新方法或一种新产品,更是人类发展的力量源泉。  2009年十月中旬,老师为我们全班同学开了一次班会,介绍了关于全省创新大赛的有关情况,问及是否有同学愿意报告参加竞赛。刚开始全班42人有15人左右举手报名,其中包括了我。当时我报名动机是:要锻炼自己,一定要调动起自己最
目的本课题通过建立癫痫动物实验模型,探讨波形蛋白在心肌中的表达,分析癫痫发作致心肌纤维化的机制,从而对癫痫性猝死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对实际法医工作中遇到的癫痫性猝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出富炭硬沥青基WO3/TiO2催化剂.通过光电子能谱议(XPS)、红外光谱仪(FTIR)、拉曼光谱仪(Raman)、扫描电镜(SEM)和UV-Vis漫反射光谱仪(DRS)等手段表征催化剂
目的:  构建pBud-Iprl-PPE68-OriM穿梭质粒,观察鼠胞内抗性基因1(intracellular pathogen resistance1,Ipr1)和PPE68基因在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内的表达。并将Ipr1/PPE68 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