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交媒体语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运而生。由于特殊的交际语境和灵活的表达方式,社交媒体语言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语码转换,指的是在同一次交际中交替使用多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现象。它在社交媒体中越发频繁地出现,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70年代,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语码转换现象,但这些研究对语码转换特点的解释不够系统化,而语用学视角则是一种能够兼容语码转换中的语言、社会、文化、心理和认知等因素在内的研究路径。此外,之前的文献也少有关于社交媒体语言的系统性研究。有鉴于此,本文旨在从语用视角探讨社交媒体中的语码转换现象,解决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社交媒体中都有哪些不同类型的语码转换?(2)网民在使用社交媒体交流时为什么要出现语码转换?(3)网民在社交媒体中使用语码转换的频率是怎样的?他们是否意识到自己在使用语码转换以及如何评价它?由于社交媒体交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本文也是针对语码转换所进行的共时性研究。收集的数据主要来自微信、微博和网络论坛三个常见并极具代表性的语域和200份纸质调查问卷。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所搜集的所有语码转换进行分类,然后根据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为了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在众多语言变体中不断进行可协商的选择过程和于国栋的语码转换顺应模型——语言选择是为了更好地顺应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本文建立了针对社交媒体中语码转换的顺应模型,讨论语码转换的动机和语用功能。此外,深入分析了社交媒体者使用语码转换的频率、意识程度以及语言态度,以此来探讨社交媒体中语言转换的一些重要特征。通过研究发现:一、语码转换可以归纳为语际语码转换和语内语码转换两大类,其中,语际语码转换涵盖中文和外语、字母词、数词、符号以及颜文字之间的语码转换,语内语码转换涵盖普通话和方言、原词和创新词、借词、谐音词及叠词之间的语码转换。二、人们在社交媒体中使用语码转换的动机是顺应语言、社会或心理因素,以此来实现填补词汇空白、避讳禁忌话题、追求时尚潮流等不同的语用功能。三、超过80%的人在网络社交时会频繁地使用语码转换这一交际策略;其中,23.64%的社交者具有强烈的使用意识,53.33%的社交者具有一定的使用意识,8.48%的社交者使用意识不显著,而14.55%的社交者则会避免有意识地使用语码转换;对于是否应该在社交媒体中使用语码转换的问题,80.61%的人们持无所谓的态度,15.15%的人们提倡使用,仅有4.24%的人们表示反对。本研究有助于广大社交媒体用户了解语码转换的本质,加强对当前语言现实的认识,从而更加自觉、有效地应用这一语言交际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