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城市体育赛事的选择评价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yaoyao115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看到举办体育赛事在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城市知名度,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方面的作用,所以加入到申办各类赛事的行列,之前是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更多的承办赛事,如今,中小城市也积极加入承办行列,如三亚、柳州、黄山、漯河等等,也使得更多体育赛事涌入中小城市,中小城市想通过承办体育赛事促进城市的发展,但相对于北京、上海和一些省会城市相比,中小城市在经济实力、城市规模、承办赛事经验上远不及他们,选择体育赛事时存在一些盲目性,有些城市把举办体育赛事当作一项政绩工程,有的盲目选择一些规模大的赛事,这将导致一些城市举办了体育赛事,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本文以中小城市举办体育赛事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德尔菲法确定了中小城市选择体育赛事的影响因素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最后使用TOPSIS法进行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如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加入承办体育赛事的行列,但在选择体育赛事时存在一些盲目性,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仍然存在,对赛事规模、赛事数量、赛事类型的选择存在误区。二、中小城市在选择体育赛事时应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考虑以下几条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可控性原则、特色性原则、地域性原则、连续性原则。三、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在经过专家的咨询,得到中小城市选择体育赛事所应考虑的一些影响因素,最终确定一级指标4个,分别为:中小城市对体育赛事选择的自身条件因素考虑、体育赛事对中小城市经济影响因素考虑、体育赛事对中小城市社会影响因素考虑、体育赛事对中小城市环境影响考虑。二级指标21个分别为:城市经济水平、城市规模与赛事规模的比较,当地历史文化、自然地理条件,媒体与赞助商的支持,本地城市居民对赛事热情,城市配套设施的完备,比赛场馆和场地要求,大型活动经验,城市形象与赛事是否相适应;有对举办地新的消费的拉动,对举办地GDP增长的贡献,对赛事相关产业的拉动,赛事运作的经济风险,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对当地居民自豪感的提高,对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意识的提高,对城市知名度和城市形象的提升,对居民正常生活是否产生干扰,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发生突发事件。对环境影响包括:对城市环境的治理,对城市环境的破坏、对城市资源的消耗。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个指标的权重系数。四、最后运用TOPSIS法对城市选择体育赛事进行实证运用,从几项不同赛事中选出最符合中小城市举办的体育赛事。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北京地区大型玻璃蔬菜温室的设计与实测总结,提出了应如何选取室内外设计温度,室外风速和热媒参数,此外涉及了供热系统的选择与散热器的布置等问题。该经验可供从
自主学习是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这种主动建构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语言知识的获得是在相关的文化背景下完成的,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因此,学习语言的同
目的了解煤矿工人身体健康状况,为职业健康监护提供依据。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于2013年7月对云南省弥勒市各矿区共1 219名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发生于儿童早期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以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活动内容和兴趣的局限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为基本特征,多数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落后。
对于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但自然灾害频发、易受损的沿海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综述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我国沿海城市所面临的
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能够方便的创作、编辑和存储各类数字媒体信息,信息表达的效率和准确率得到显著提高,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快速获取和传递各类信息资源提供便
自然灾害灾情统计是灾害评估、应急救助、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的基础。本文从我国自然灾害灾情统计的现状出发,认为灾种界定不清、统计内容不规范、尚未建立高效的灾情上报系
在综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川渝地区旱灾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与访谈,从公众可接受的旱灾损失与频率、假定旱灾风险情景下的避险意愿等角度,对公众旱灾风险可接受性进行了初步探
外循环撞击流反应器(ECISR)是一种具有优良混合特性的新型反应器。本课题组佘启明在外循环撞击流反应器的冷模实验装置上,实验研究了该反应器的宏观混合和微观混合特性。本论文
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是以水泥和乳化沥青共同作为胶结料的一种新型的路面材料,兼有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