铯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相稳定性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xing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PSCs)近年来发展迅速,其认证光电转换效率(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已达25.7%,但有机阳离子组分(甲胺(CH3CH2+)、甲脒(HC(NH2)2+)等)受热易分解、热稳定性差,使得器件的稳定性降低,阻碍了其商业化进程。而铯基钙钛矿(Cs Pb I3、Cs Pb I2Br等)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高于300℃保持相稳定),合适的禁带宽度(1.7-2.3 e V),较低的激子结合能,是理想的吸光材料。但铯基钙钛矿中铯离子半径较小,不易稳定[Pb X6]4–八面体,导致八面体易扰动倾斜发生相变;而且铯基钙钛矿薄膜的制备往往需要较高的退火温度,导致薄膜质量差、缺陷密度大,进而影响器件的性能。针对铯基钙钛矿相稳定和薄膜缺陷两个核心问题,该研究分别采用离子液体、空穴传输材料结构调控、以及组分工程引入长链有机阳离子分别在钙钛矿界面、体相以及本征组分上调控铯基钙钛矿的相稳定以及钝化薄膜缺陷,并揭示相稳定提升的机理,进一步提升PSCs的光伏性能和稳定性。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首先,采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在Cs Pb I2Br表面作用,通过影响铯的扰动改善其立方相稳定性,并降低表面缺陷密度,降低界面能量损失。此外,BMIMBF4与Cs Pb I2Br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善钙钛矿表面的电荷分布,增大偶极矩进而促进界面电荷提取和输运。BMIMBF4修饰的反式器件的PCE为13.2%,开路电压(Open-circuit Voltage,Voc)为1.07 V,与未修饰的器件相比,分别提高了37.2%和18.9%,且在N2中存储1000 h后仍能保持初始PCE的86.9%,而未修饰器件的PCE在200 h即降为0。其次,设计合成了两种低成本的芴末端改性的空穴传输材料(命名为YT-MPF和YT-FF),进一步降低界面的能量损失,改善器件光伏性能和稳定性。外围芴基的改性调控了其静电表面电势。YT-MPF的每个外围臂上都有一个芴基团,静电表面电势呈正负交替分布,具有更强的极化结构,促进了空穴的高效提取和输运。YT-MPF具有较好的成膜性,薄膜光滑均匀、具有较小的粗糙度,有利于降低界面的缺陷。此外,YT-MPF具有较高的疏水性,有利于相稳定性的提升。基于YT-MPF的Cs Pb I2Br器件获得了16.0%的PCE和1.29 V的Voc,优于传统的空穴传输材料聚[双(4-苯基)(2,4,6-三甲基苯基)胺](PTAA,PCE为14.7%,Voc为1.23 V)和2,2’,7,7’-四[N,N-二(4-甲氧基苯基)氨基]-9,9’-螺二芴(Spiro-OMe TAD,PCE为14.7%,Voc为1.27 V)。基于YT-MPF的器件在相对湿度为25%的空气中放置500 h后,仍能保持初始PCE的77%。再次,采用疏水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与Cs Pb I2Br在体相相互作用,降低Cs Pb I2Br的能量,从而抑制了[Pb X6]4-八面体倾斜,进一步改善其相稳定性,薄膜在空气中放置7个月后仍保持黑色立方相。且钙钛矿结构扰动的减小,晶格应力的释放均有利于相稳定的提升。因此,BMIMPF6添加器件的PCE为16.2%,并具有优异的稳定性。BMIMPF6添加的未封装器件在N2中储存1200 h,在相对湿度为30%的空气中储存1000 h,在热循环200次(25-100℃)后,仍分别保持初始PCE的98.9%、88.6%、99.5%。最后,引入长链有机阳离子(丁胺离子,CH3(CH2)3NH3+,BA+),制备二维铯基钙钛矿(BA2Csn-1PbnI3n+1(n=1,2,3,4,5))改善铯基钙钛矿的本征相稳定性。BA+的引入调控n=∞晶面的晶格应力,协同BA+的疏水性、空间位阻效应和二维层状钙钛矿中的无机层较低的形成能,抑制[Pb X6]4-八面体扰动,提升本征相稳定性。二维铯基钙钛矿薄膜在相对湿度45%的空气中和85℃下的N2中均表出优异的相稳定性,且随着n的降低,二维铯基钙钛矿薄膜的相稳定性提高。此外,制备了PCE为9.5%的二维无机PSCs(n=5)。本研究工作分别采用离子液体BMIMBF4、外围芴基改性的空穴传输材料在铯基钙钛矿界面,BMIMPF6、BA+长链有机阳离子在铯基钙钛矿体相,实现了铯基钙钛矿的相稳定性的提升、缺陷的钝化,为进一步提升铯基PSCs的PCE和稳定性提供了指导。
其他文献
基于刺激响应材料制作的柔性致动器可以在外界条件的刺激下产生相应的形变。它们可以应用于人工肌肉、机器人、药物运输等领域中。基于这些柔性致动器制作的机器人可被做得非常小以满足特定的需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受到体积的限制,现有的小尺度机器人(尺寸小于1 cm)通常结构简单且只能实现简单的运动与功能。同时,这些小尺度机器人依赖外界的操控与供能方可产生运动与工作。如何制作具有多种功能多样运动方式且可以
学位
忆阻器作为集存储与计算为一体的元器件,可用于模拟人工突触。基于忆阻器构建的忆阻神经网络,具有复杂动力学特性,有望在大脑模拟、组合优化和模式识别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得到科学界与工程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建立更为准确的忆阻神经网络数学模型以及设计有效的控制与分析方法是忆阻神经网络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挑战。本文以脉冲忆阻神经网络为研究对象,引入参数不匹配、随机扰动、马尔科夫跳变、时滞等因素,构建更符合实际、更
学位
随着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我国对油气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与之相对,油气资源开采环境日趋复杂,开采难度不断升高。国内大部分油田均需进行储层改造措施才能获得较高产能。因此,国内外学者致力于对储层改造措施进行优化与创新。本文针对新型脉冲等离子压裂技术展开研究。这里涉及多学科领域交叉,包括等离子体物理学,弹性力学,冲击动力学,流体力学等,其技术水平目前还处于基础理论与试验阶段。本文所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
学位
雷达脉冲压缩引起的距离旁瓣,容易造成微弱目标被邻近强目标淹盖,且形成虚假目标,严重影响雷达探测性能。由于雷达与通信系统相似的工作原理,为减小设备的体积、功耗等,雷达与通信一体化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但距离旁瓣问题更为突出。偏移正交幅度调制的正交频分复用(OQAM-OFDM)信号具有参数设计灵活、频谱效率高等特性,且相比OFDM信号,可在不使用循环前缀下有效抵抗多径干扰和距离旁瓣串扰,是实现距离旁瓣
学位
煤矸石作为我国产出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物之一,其无序堆放侵占土地、污染水土,造成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煤矸石山的生态恢复治理迫在眉睫。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因其具有高效、经济、清洁并能减轻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危害等优点,在矿山环境治理工作中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拟以废弃煤矸石为研究对象,筛选解磷效果优良的微生物,并以此为供试菌株,通过单因素培养实验研究菌株对煤矸石基础肥力的强化效果,最终
学位
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DNA及蛋白质合成做准备的G1期、DNA合成期S期、为有丝分裂做准备的G2期以及有丝分裂期M期。在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不同的细胞周期蛋白(Cyclin)、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s)以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CKIs)相互作用共同进行调控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在细胞周期中发挥着核心的作用。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家族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yclin-
学位
太赫兹波是0.1–10 THz频率范围的电磁波,同无线电、微波、红外光和可见光一样。基于真空电子学发展的扩展互作用器件通过电子注与多间隙慢波结构中驻波的互作用,可以实现单位长度高增益的优势,所以这类器件具有紧凑和耐用的重要特点。然而,由于扩展互作用器件的诸多高频率技术方案(如高阶模方案、带状注方案等)尚未完全成熟,在太赫兹低频段(0.1–0.3 THz)尚难以广泛实现。而在大于0.3 THz频段尚
学位
忆阻器是一种集运算与存储为一体的新型无源二端非易失性电路元件,具有体积小(纳米级)、低功耗、延展性高、易于集成等优点,是模拟生物神经元突触的理想器件。近年来,基于忆阻器突触实现的新型人工神经网络发展迅速。相对于传统的神经网络电路,忆阻神经网络具有更快的计算速度和更强的数据存储能力,在联想记忆、神经形态计算、模式识别、类脑科学等方面有着更优异的表现。在神经网络的动力学特性中,神经网络的平衡点对应于外
学位
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建设能满足单位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预算管理要求,可以结合当前时代发展环境,根据单位各类资产、资源的消耗配置情况来确定不同对象的支出标准,实现预算精细化管理,为预算管理改革提供基础保障。科学完善的预算支出标准能为单位各项资金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对单位整体健康发展也有着推动作用。应正确认识到建立预算支出标准体系的重要性,明确建立相关体系的基本思路,通过管理创新和建设保障机制的方式来提高
期刊
以“电流的磁场”为例探讨如何进行深度教学,提出学生经验是教学的起点,对于没有的经验需要赋予学生,已有的经验可以迁移和改造,然后通过总结、升华经验,完善知识结构,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