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面团发酵过程中麦谷蛋白变化规律研究

来源 :河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59714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酸面团作为一种传统发酵剂,对面制发酵制品品质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改善面制发酵食品风味和延长其货架期,而且能提高面制食品的营养价值,同时还可以降低乳糜泻人群对面制发酵制品的致敏性等。小麦制粉是酸面团主要原料之一,而麦谷蛋白是小麦粉中结构最为复杂的组成成份,研究表明酸面团中蛋白质的降解是面制品品质改善的主要原因,在酸面团发酵过程中的变化无疑将对这些品质的改善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目前国内外对麦谷蛋白在酸面团发酵过程中的变化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以小麦粉、酵母菌和植物乳酸菌M616(Lactobacillus plantarum M616)为原料制备酸面团,并以酵母发酵面团、乳酸菌发酵面团和对照面团为对照,在分析酸面团发酵过程中麦谷蛋白含量变化的基础上,采用RP-HPLC色谱技术和SDS-PAGE电泳技术研究酸面团发酵过程中麦谷蛋白的组成变化,同时结合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了酸面团发酵过程中麦谷蛋白二级结构的变化。(1)对酸面团发酵过程中总麦谷蛋白(可溶性麦谷蛋白+剩余蛋白)、剩余蛋白(SDS不溶性麦谷蛋白+SDS可溶性麦谷蛋白)、可溶性麦谷蛋白、SDS不溶性麦谷蛋和SDS可溶性麦谷蛋白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总麦谷蛋白、可溶性麦谷蛋白、剩余蛋白和SDS不溶性麦谷蛋白的含量降低,而SDS可溶性麦谷蛋白的含量增加,与酵母发酵面团、酸面团和对照面团中的麦谷蛋白含量变化相比,乳酸菌发酵面团中的麦谷蛋白含量变化最为显著。(2)对酸面团发酵过程中麦谷蛋白组成变化研究发现:酵母菌和面团中自身存在的微生物对麦谷蛋白的降解几乎不产生作用,而乳酸菌在此过程中发挥非常明显的作用。表现为:Ⅰ在RP-HPLC色谱分析中,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不同发酵时间的乳酸菌发酵面团中的可溶性麦谷蛋白中均分离出2种HMW-GS,其相对含量先降低再升高。发酵0h时,分离出11种LMW-GS,并且在发酵12 h时LMW-GS减少了3种,LMW-GS中较大分子量部分的相对含量升高,中间分子量部分的相对含量先降低再升高,小分子量部分的峰消失;酸面团中也均分离出2种HMW-GS,其相对含量降低。发酵0 h时,也分离出11种lmw-gs,而其lmw-gs在发酵12h时仅减少了1种,lmw-gs中较大分子量部分的相对含量也增多,小分子量部分的相对含量降低。乳酸菌发酵面团和酸面团中sds不溶性麦谷蛋白中均分离出2种hmw-gs和7种lmw-gs,而乳酸菌发酵面团中hmw-gs中较大分子量部分的相对含量明显减少,降至原来的45%,较小分子量部分的相对含量明显增加,增至原来的140%,lmw-gs中较大分子量部分的相对含量先降后升,较小分子量部分的相对含量先升后降。这是因为乳酸菌发酵面团中,sds不溶性麦谷蛋白发生了明显的降解作用,而使得的其相对含量发生显著变化,并且研究sds不溶性麦谷蛋白含量及组分变化时,都发现该组中sds不溶性麦谷蛋白发生了明显降解作用。而酸面团中的hmw-gs中较大分子量部分的相对含量降低,较小分子量部分的相对含量升高,lmw-gs中较大分子量和较小分子量部分的相对含量均升高,中间分子量部分的相对含量降低。乳酸菌发酵面团中sds可溶性麦谷蛋中均分离4种hmw-gs,在发酵0h时分离出7种lmw-gs,在发酵12h时增加了1种,hmw-gs的相对含量升高,lmw-gs较大分子量和最小分子量部分的相对含量降低,中间分子量部分的相对含量升高。酸面团中sds可溶性麦谷蛋白中hmw-gs,在发酵0h时分离出2种,在发酵8h时增加了1种,在发酵12h增加了3种,且相对含量升高,lmw-gs中均分离出7种,其中较大分子量部分的相对含量升高,较小分子量部分的相对含量降低。Ⅱ在sds-page电泳分析中,乳酸菌发酵面团中可溶性麦谷蛋白中hmw-gs区的蛋白在发酵6h后产生了明显降解,lmw-gs区的蛋白发生明显的积累后又生了明显降解。但是酸面团中可溶麦谷蛋白中hmw-gs区只有分子量为83.5kda和89.2kda的蛋白发生了部分的降解作用,而lmw-gs区的蛋白产生逐步的积累后又发生了轻微的降解。乳酸菌发酵面团中sds不溶性麦谷蛋白中hmw-gs区和分子量为30-39kda蛋白发生了明显降解,并且其中分子量为81.3kda、38.3kda和32.3kda的蛋白被完全降解,分子量为50-70kda的蛋白产生轻微的积累后又发生了部分降解。酸面团中sds不溶性麦谷蛋白中只有hmw-gs区和分子量为39.8kda和42.4kda的蛋白,在发酵0-4h的过程中产生较明显的降解作用,4h后降解缓慢。乳酸菌发酵面团中sds可溶性麦谷蛋白中hmw-gs区的蛋白发生了明显的积累,在发酵0-4h的过程中lmw-gs区的蛋白产生了积累,4h后产生了部分降解。而酸面团中sds可溶性麦谷蛋白中仅有LMW-GS区中的分子量为37KDa、38.9KDa和40.7KDa蛋白产生了部分的降解,而其它的部分的蛋白均产生了积累。并且在以上的研究中发现,酸面团发酵过程中麦谷蛋白组成变化发挥主导作用的是乳酸菌,酵母菌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乳酸菌对麦谷蛋白的降解作用。(3)对酸面团发酵过程中麦谷蛋白二级结构变化进行研究发现: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酸面团中可溶性麦谷蛋白、SDS不溶性和SDS可溶性麦谷蛋白α-螺旋含量和α-螺旋与β-折叠含量的比值均减小,酸面团发酵过程中麦谷蛋白的弹性降低,柔韧性增加。而这种变化,酵母菌的代谢作用在发酵初期较为突出,在发酵后期,乳酸菌代谢作用明显。
其他文献
进城务工人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群体,对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进城务工人员中女性所占
<正>1月,全国社会组织舆情信息以正面报道为主,重大舆情事件"同一天生日"引发关注。本报告以进入全国社会组织舆情信息库的237条作为研究样本,其中各级登记管理机关报送信息
片名:<祖国的花朵>年代:1955年出品:长春电影制片厂编剧:林蓝导演:严恭主演:赵维勤、李锡祥、张筠英、张圆、郭允泰作词:乔羽作曲:刘炽获奖情况:1980年获第二次(1954-1979)全
目的:研究血清免疫球蛋白及相关指标的改变与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反应发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发生后人体免疫学指标的变化规律,探索中药注射剂发生过敏反应
本论文以玉米湿法加工为基础,建立实验室规模玉米湿法加工评价方法;应用中性蛋白酶作用玉米胚乳中与淀粉结合的蛋白质,研究玉米粉与糊化、热力学、流变学等特性的关系;通过玉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施护预防痔疮患者术后便秘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痔疮术后便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60例予以中医辨证施护。
音乐的录制工作主要是借助电声系统来记录声音,然后并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最终创造出音乐作品的特殊工作门类。要想使音乐作品更加完美,录音师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录音师
基于无人机可见光影像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表类型信息进行提取,运用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在提取样本的光谱、形状、纹理、植被指数特征的基础上,建立规则提取地表类型信息
目的优选排脓散最佳水提工艺。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以水提液中3个指标性成分(柚皮苷、新橙皮苷、芍药苷)的含量和出膏率的综合评价作为考察指标,考察料液比、浸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有益于身体健康且具有特殊口感的发酵乳制品被大众所喜爱,其销售量呈逐年增加趋势。目前我国使用的酸乳发酵剂多为进口产品,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我国乳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