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四部五卷”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ssxxzzss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善導著作現存“五部九卷”,《觀經四帖疏》四卷主要闡明淨土經典義理,其餘《觀念法門》《法事讚》《往生禮讚偈》《般舟讚》共四部分爲五卷,合稱為“四部五卷”,這“四部五卷”主要楷定了往生彌陀淨土的具體修行方法,與《觀經四帖疏》有一定的區別。目前國內研究善導著作傾向于《觀經四帖疏》,一直以來對善導“四部五卷”的研究比較有限,且研究内容集中在分析其所含的懺悔思想和禮懺儀式上,對“四部五卷”文獻本身的關注甚少,版本和異文考證更是鳳毛麟角,又因善導著作自誕生後在國内部分失傳,直到近代才得以從日本回歸,版本和異文研究都需與日本和刻本浄土宗文獻相結合,所以在研究上存在著一定障礙,目前學界對於善導“四部五卷”的文獻學研究仍然比較匱乏。針對這一問題,本文以善導“四部五卷”爲主要研究對象,采用文獻研究法、對比研究法和圖表列舉法展開研究。文章主體由善導及“四部五卷”的寫作背景研究、文本研究、價值研究構成。善導及“四部五卷”寫作背景部分首先整理了學界現有關於善導的研究成果,總結前人研究爭議,其次從淨土三經的啓發、末法時代的到來、前人淨土思想的影響等方面概括“四部五卷”的寫作背景。文本研究是本文重點内容,主要考證“四部五卷”書名書題,剖析內容結構,考察流入日本記錄,通過總結日本現存版本來厘清“四部五卷”的版本脈絡,從而甄選善本進行異文辨析以還原古本原貌。價值研究作爲文章結尾部分,分史料價值和文獻學價值兩大部分對善導“四部五卷”進行探討。研究發現,善導“四部五卷”早在奈良時代就已經在日本傳寫並留有記錄,法然上人建立日本浄土宗之後,日本逐步興起善導著作的開版熱潮,形成了明信版、知真版等影響深遠的版本。善導“四部五卷”總體以江戶時期傳印最盛,現存版本數量最多,與此同時在日本流傳過程中,其文獻内容受到了日本浄土宗影響,呈現出多樣化面貌。目前國内通行版本從日本傳回,與日本浄土宗流傳版本同根同源,故采用敦煌文獻和日本古早版本與之對校,校後發現其中同字異寫現象集中,部分内容差異較大,以《法事讚》最爲典型。通過本文研究,期望可以增加國内對善導“四部五卷”的關注度,彌補其在文獻學研究的空白,深化與之密切相關的中國漢籍文獻流佈研究與日本和刻本浄土宗文獻的研究。
其他文献
少数民族题材是中国油画创作题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各民族独具特色的生活形态。内蒙古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之一,其鲜明的草原文化为美术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文化养分。随着时代的发展,草原的生活环境和牧民的生活质量也在显著提高,蒙古族传统的民族文化及娱乐活动展示了社会进步的元素和活力,而这种活力和元素在蒙古族那达慕盛会上的体现尤为突出。那达慕大会上人与人之间和睦关爱、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牧民们淳朴、真诚的精
学位
【目的/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本文以文旅融合发展为契机,以文化认同为目标,旨在为我国的非遗数字化提供更为完善的技术体系借鉴与新型服务场景实践参考。【方法/过程】从信息资源管理视角出发,探索非遗资源数字化路径,系统研究并构建面向文旅融合发展的非遗数字化技术体系,提出“采集-组织与存储-开发与利用-传播与服务”四大环节;借助多模态内容
期刊
女性题材绘画发展至今,逐渐形成了个性化、多元化的局面。本人通过梳理东西方女性题材绘画的发展脉络,并在借鉴、融合、总结、发展中寻求适合自己的绘画语言,为推动当代女性题材绘画的发展作出实践与探索。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析女性题材绘画形成的历史文化语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以及相关作品进行研究,并结合自身对创作实践过程中经验的总结与感悟,对女性题材绘画进行认识,增强创新理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第二部
学位
当前,大数据时代的蓬勃发展使得大数据全面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各行各业的发展均无法脱离大数据的支撑。同样地,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现代愈发精密的数据收集系统使收集到的数据从一个静止的概念转变为一个具有实时特征的动态概念,即数据以函数特征的形式广泛存在于各领域中,这类特殊的数据被称为函数型数据。对应于现实研究中,函数型数据可表现为医学领域中不同病人随时间变化的ECG图像信息、高频交易中的股票实时报
学位
在当代艺术家创作的选题中,西藏题材对于艺术家选题是非常重要的,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艺术家灵感发源和艺术创作的取材圣地。本文以笔者的《西藏》系列油画题材创作过程为切入点,围绕西藏人民朝圣之路场景以及建筑特色风貌展开。从搜集整理创作所需要的素材、到系列创作进程的思考和创作完成阶段后的总结等方面分别做了详细地阐述。整篇文章一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从选题和素材的选择说明本次创作主题的由来,分别从素材的整理及相
学位
绘画作品是时代的写照。随着时代发展变化,绘画题材也随之发生改变,由宏大的叙事主题慢慢转变为关注日常生活的点滴与个人情感的表达,画家们不断找寻自己喜欢的题材来诠释情感。绘画创作是一种精神活动,画家通过创作表达内心真实情感。创作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与画面表现形式不断融合逐渐实现统一。艺术创作形态会根据画家心理状态的变化产生改变。《寻兮觅兮》系列试图用一系列油画语言表达当代年轻人在迷茫心理状态下的情境。探究
学位
回望时间的长河,我们可以观察到自己生活的城市悄无声息地变化。街景寓于风景之中,它其中包含更多的是背后的城镇人文。选择对图式语言的研究并运用在本次《街景》油画的创作中,旨在更好地表达笔者对于故乡街景的情感。本文通过对此次油画创作的过程进行梳理,并对创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了总结。笔者在第一章主要对选题的缘由进行了细致的概括,以及选择街景这一题材作为创作对象的契机。第二章分三部分叙述了《
学位
在油画艺术发展史中,有众多优秀的女性形象油画作品,这些作品反映出艺术家的审美需求和创作理念。通过分析写实油画中女性形象的魅力与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使笔者对不同时代的女性美得到充分的认识。同时对当代青年女性的日常生活与独特气质进行探究,在尊重和欣赏女性美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并将《芳华》系列油画创作作为自己的毕业创作报告和研究总结。本文分为三部分来分析笔者的毕业创作,第一章是整体概述,介绍选题的缘起,以
学位
全球能源问题严峻,海洋中待开采的油气资源规模庞大,因此,海洋深水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已经成为能源发展的重点。海洋资源是国家权益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周边国家觊觎我国东海与南海的石油、天然气水合物等资源,并曾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在南沙海域盗采石油。内部资源紧张,外部邻国图谋,形势危急,我国必须深入推进海洋科技的研究进程,革新深水油气资源的探采技术。海洋深拖地震勘探是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的海洋勘探方法
学位
我国正面临着淡水资源短缺的困境,科学合理地使用地面磁共振技术探测地下水,可以有效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早期的单通道地面磁共振探测仪只适合用于地下水一维探测,并且探测效率低,分辨率差。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成功研制了多通道地面磁共振探测仪,极大地提高了探测区域的横向分辨率和浅层纵向分辨率,实现了地下水多维探测。使用多通道地面磁共振探测仪进行地下水多维探测时,阵列接收线圈之间由于互感作用的影响,导致线圈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