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机体正常细胞和乳腺癌细胞膜CD44活化状态差异,制备以CD44为靶点的纳米靶向性抗肿瘤药物,在细胞水平上观察CD44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的治疗效应,为抗肿瘤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1、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正常细胞及乳腺癌细胞膜CD44表达水平,借助荧光标记透明质酸(Hyaluronan,HA)分析其与HA结合活性差异及靶向结合情况。2、利用薄膜水化法制备透明质酸紫杉醇脂质体纳米颗粒,检测其形态、粒径以及紫杉醇(Paclitaxel,PTX)和HA的浓度。3、通过MTT法研究透明质酸紫杉醇脂质体纳米颗粒对正常细胞和乳腺癌细胞的杀伤差异。 结果:1、正常细胞和乳腺癌细胞均表达CD44,阳性表达率>95%,且正常细胞上CD44表达量不低于乳腺癌细胞。但是,正常细胞的CD44与FL-HA结合活性相对较低,乳腺癌细胞表面CD44与FL-HA结合活性高。细胞免疫荧光显示正常细胞基本无绿色荧光,而乳腺癌细胞呈现强绿色荧光,即HA特异靶向结合乳腺癌细胞膜CD44,不能靶向结合正常细胞膜CD44。2、成功制备了透明质酸紫杉醇脂质体纳米颗粒,粒径在100-200nm之间,电镜下观察其为球形,大小较均一,PTX浓度高达13.9μg/ml,HA浓度为0.717mg/ml。3、透明质酸紫杉醇脂质体纳米颗粒选择性靶向杀伤CD44高表达的乳腺癌细胞,而未杀伤CD44高表达的正常细胞。 结论:乳腺癌细胞膜CD44分子处于活化状态,正常细胞膜CD44相对静止。以CD44为靶点,可选择性杀伤高表达CD44分子的一类肿瘤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