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搜集4-5岁幼儿绘画作品,从造型、构图和色彩三个方面的不同主题下对858幅幼儿绘画作品从视知觉理论视角分析幼儿的绘画语言特点。在幼儿视知觉造型语言的表达中,这一阶段的表达呈现过渡式,由于个体差异性,此阶段幼儿中既有早期蝌蚪人造型又有图式期的概念造型。但从横向发展来看,都处在图形分化的阶段。由于图形的分化使得幼儿在绘画语言的表达上更快地区分人物和动物、男人和女人、年轻人和老年人,且愿意用细节表达个人的情感。在幼儿视知觉构图语言的表达中,幼儿使用居中和加框的策略强调整个情景表达的主题意义,却又以垂直排列和分组的策略表达自我的内在情感、需求和愿望。在以表现家庭成员的主题中,幼儿采用以整体与部分表达共存为主,以垂直排列构图为辅;在幼儿游戏的主题中,幼儿以表达游戏的数量组织画面的构图,从整体看,单个游戏以对称的构图方式为主,多个游戏以垂直排列为主,但因元素过多,导致背景与主体视觉方位不符;在以教师讲故事的情景主题中,幼儿以分组为主,主要是对教师和幼儿的分组,并且在数量明显不对称的情况下,幼儿不断创新探求画面的平衡;在以过生日的场景主题中,幼儿突出表现出以大小和细节决定事物的重要性,在夸大蛋糕之后,为了使画面保持平衡,幼儿利用不同的造型和装饰物不仅提高画面的平衡感,也强烈的表达出对生日的喜爱。在没有情景的状态下,幼儿的色彩语言表达与情感没有直接的关系。大部分幼儿选择颜色的理由都只是:我喜欢这个颜色。在能够激发幼儿情绪情感的情景下,幼儿乐于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在高兴的情景下幼儿更容易用鲜艳的色彩表达出欢乐的情绪。在伤心的情景主题下,幼儿在选择颜色表达时还存有矛盾,当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之后,会根据情景的需要再修正。在生气的情景主题下,幼儿多选用形象生动的“火”来表现生气的情绪,也有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真的生气了,选择用黑色和杂乱的团线表达愤怒。从情景激发下的主题中,幼儿情绪情感体验程度越深越能用色彩表达情绪体验。通过研究结论,笔者做出以下研究建议:1、以科学的幼儿美术教育观对待幼儿的绘画作品;2、认真倾听与解读幼儿的绘画作品;3、进行体验式美术教学,丰富幼儿情感体验;4、重视视知觉理论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5、以多视角评价幼儿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