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峡两岸的电镀产业都比较发达,而电镀废水由于其复杂的污染物组成及较差的可生化性,使得其处理难度比较高,对环境的污染比较大,从而成为两岸环保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难题。由于海峡两岸电镀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不同,其各自执行的电镀废水排放标准及相关环境政策也有所差别,通过比较海峡两岸电镀废水排放标准及其相关环境政策,从中分析两岸环境政策的走向,同时比较在不同环境下的两岸电镀企业所采取的废水处理工艺技术有何差别与相同点,在学习经验优点的同时也吸取其不足与教训,从而在为大陆未来的环境政策制定做出推断的同时提出一定的建议。(1)通过将两岸电镀产业各自实行的标准与政策对比后可知,台湾在实行较为宽松的《放流水标准》的同时,通过其他政策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的作用来调控电镀企业发展趋势及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作用。这也给大陆地区的政策制定上提供了一个可供调整的方向,将政策制定的侧重点从传统的行政手段向法律手段及经济手段转移,能够更加有效的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2)分别对两岸的电镀企业废水处理设施的比较分析后,可得出,海峡两岸的企业都有严格的废水分类处理思想,但相较而言大陆要更加严格。这不仅是由于大陆的废水排放标准更加严格,同时还因为大陆有一类污染物的规定,这就使得对于一类污染物必须要分类处理的情况。而对于重金属离子污染物质的去除,两岸的电镀企业都在几项重金属元素的处理过程中采取了离子交换回收系统的处理方式。离子树脂交换系统可以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交换到树脂中贮存,不仅可以降低废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浓度,还能够使重金属离子得以回收利用。最后对于COD和氨氮的去除,由于台湾地区的要求不高,其基本采用的使普通的混凝沉淀方式,为了满足悬浮物去除和中水回用的需求,加入了活性炭处理设施在后期废水处理设施的最后,以使出水达标且可重新循环进工艺流程中再度利用,以避免多余的污染物对电镀过程造成一定的影响。而由于GB21900-2008表三的严格要求,大陆地区在处理了重金属离子污染物之后还需要对废水中的COD和氨氮采取强氧化的处理方式来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以达到排放标准的严格要求。总而言之,两岸的排放标准与相关政策虽有不同,但都是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而台湾地区的电镀企业在较为宽松的排放标准要求下,并没有采取传统简便的处理工艺,尽管依据台湾的《放流水标准》,企业的电镀废水只需经过简单的化学处理、混凝沉淀即可达标,但企业选择采用了从长远来看,对于工艺生产成本有益的处理方法。而大陆企业在GB1900-2008表三的严格要求下,多在几项重难点污染物的处理设施上进行了升级改造,但由于其技术实现的成本较高且成效一般,从而使减少电镀污染物排放的相关政策实施难度增加,若政府监管不力,则很容易造成企业对电镀污染物处理工作的放松,严格的GB21900-2008表三标准的实施也会成为纸上谈兵。通过对两岸电镀废水污染物排放政策及技术要求比较研究后,发现严格的排放标准并不是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唯一方式,而未来环境政策制定的发展趋势将主要会是通过经济激励手段配合社会手段、法律手段及命令与控制手段使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和政府的扶持,而主动地去提升自身的生产工艺水平和废水处理设施效率。这才是减少环境污染,使环境与发展双赢的正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