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计信息的披露是确保建立公开、公正、公平证券市场的重要条件,是构筑证券市场的基石。但其前提是上市公司必须诚信,披露的会计信息是真实可信的,而非虚假的。然而各方的评价表明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现实状况有失诚信。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缺乏诚信的原因,研究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措施,对不断提高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和可信度,维护我国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依据有关理论对信息披露诚信问题进行分析。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信严重,虚假信息泛滥,资本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功能失效。新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揭示了失信的可能性;委托一代理理论则表明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初期,委托人在没有解决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这两个约束条件之前,失信有其必然性;而根据我国儒家管理哲学思想的“人性可塑论”,提高诚信意识、解决失信问题是可能的。 其次,剖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的现状。依据证券投资者、注册会计师、证券监管部门的评价,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信严重。主要表现在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充分、不及时和披露不规范等方面。虚假的会计信息使得我国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危害到了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而且也不利于上市公司自身的发展。 第三,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信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缺乏诚信主要与当前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上市公司不合理的产权制度是失信的深层原因;由不合理的产权制度所造成的不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失信的直接原因;我国的信息披露监管制度仍不完善、不健全;当前社会的道德环境不佳等也不利于会计信息的诚信披露。 第四,提出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度的对策。治理失信,提高上市公司的诚信意识要采取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的方针。既要改变国有上市公司不合理的产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又要重构我国资本市场的监管制度安排,加大对失信行为的监管力度。从长远来看,要想消除失信现象还必须坚持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从混乱到有序的过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缺乏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阶段性现象,随着各种治理措施的落实,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失信问题将会得到逐步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