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气候异常变化和人类生产活动的双重影响,沅水流域水旱灾害频发,并具有一定的不规律性,这对沅水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沅水流域为对象,通过运用统计方法以及建立沅水流域的SWAT水文模型,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沅水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开展了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结论:(1)运用统计方法分析了沅水流域径流量、降水量、气温等的趋势和突变演变规律。1959~2014年,安江站及浦市站的年径流量在波动中总体呈增加趋势,桃源站的年径流量在波动中呈减小趋势,速率依次为0.84×106m3/a、36.8×106m3/a、-21.5×106m3/a,浦市站年径流量趋势变化程度最大;对径流序列进行Morlet小波分析得到径流存在5年和10年的主周期;运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滑动t检验法对3个水文站的年平均径流序列做趋势突变分析,发现均在1989和2004年发生突变,以1989和2004年作为水文序列的分界点,即1959~1988年为基准期,1989~2003年作为变异期I,2004~2014年作为变异期Ⅱ。沅水流域的降水空间分布不均,从流域的西南到洞庭湖区逐渐增大;从年内降水分配来看,春秋季节多,秋冬季节少,6月降水量最多;沅水流域1959~2014年年际降水波动较大,但整体呈现出不显著的下降趋势;降水序列存在5年的主周期,以5年为周期,1977~1992丰枯交替显著,降水序列在1989年和2004年发生显著突变。況水流域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为0.14℃/10a,从1989-2003年沅水流域气温增加幅度最大,在2004年以后又趋于平稳,年气温序列在1997年发生突变。(2)基于统计方法定量评估了各变异期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影响率。以1959~1988年为基准期,不考虑蒸散发的情况下,在变异期I,沅水安江站上游,人类活动是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影响率为60%;在沅水下游段,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受降水影响较大,其影响率为74.3%;在变异期II,沅水流域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影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沅水流域下游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贡献率的增幅最大。(3)通过构建沅水流域的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定量分析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量的影响。以1980年~2013年的气象数据和1990年、2000年、2010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驱动SWAT模型,为了减少误差、提高模型精度,从干流上游、中游到下游依次率定模型参数,得到了较好的模拟结果,3个水文站的R2均在0.89以上,Nash均在0.84以上。在率定和验证水文模型后,保持模型各流域的参数不变,采用SWAT水文模型模拟的方法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量的影响。相对于1980年~1988年,径流量在1989年~2003年间,由气候变化引起径流量增加了 108.7亿m3,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改变贡献率占93.5%;土地利用引起径流量减少了 1.2亿m3;在2004年~2013年间,气候变化引起径流量增加了 7.91亿m3,相对于变异Ⅰ期,影响占比由变异Ⅰ期的93.5%降低到31.6%,土地利用引起径流量减少1.81亿m3,综合来说,沅水流域在变异Ⅰ期的径流量变化主要自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在变异Ⅱ期的径流量变化主要自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中水利工程是沅水流域人类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