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及居民收入水平都有大幅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经济发展背后的重要推动力是中国的经济体制变革,但以所有制变革为代表的经济体制变革同样带来了收入分配状况不断恶化、收入差距过大的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改善中国收入分配现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显得至关重要。马克思曾提出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阐明了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与收入分配状况之间的重要关系。中国从建国初期的单一公有制经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初步重视,再到改革开放后经历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规模逐渐缩小,私营、外资、股份制等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大力发展,所有制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于不同所有制经济的收入分配方式有所不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一定会带来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变。本文旨在研究所有制结构变迁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所有制结构变迁、收入分配的观点进行梳理,学习借鉴前人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本文的研究重点。其次,分析不同所有制经济的收入分配方式,对所有制结构变迁影响收入分配进行理论分析,并从多个角度探究其影响路径。再次,以所有制结构变迁为主线,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所有制经济成分占国民经济比重的变化历程。利用基尼系数描述中国总体收入分配差距的大小,引入泰尔系数分解法分析公有制经济内部收入分配差距、非公有制经济内部收入分配差距以及两者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对总体收入分配差距的贡献程度。最后,通过构建VAR模型进一步对所有制结构变迁影响收入分配的机制进行实证检验,针对中国目前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