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三袁居士佛教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shen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主题是晚明的居士佛教,以公安三袁为中心的考察。 众所周知,明末的公安三袁(即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向来是以文学人物被后人所关注与研究的,本文尝试从历史的角度对公安三袁进行研究。长期以来,公安三袁被人们所熟知的身份是“性灵派”文学家,而作为明末著名的佛学居士,他们的这个身份却很少为众人所熟知。本文的研究,即是尝试从佛教信仰的角度,切入公安三袁的个体生命历史,进而对公安三袁的学问取向与生命形态,做一个较为全面的展示与书写。 宗教信仰是深埋在人类心底最深处的情怀。对于公安三袁来说,他们的“性灵派”文学主张也好,他们洁身自好的个人操守与政治实践也罢,无不与他们浓郁的佛教信仰有至深的关系。但他们的佛教信仰本身,却并不是个人意志与思维的产物,而更多地表现为个体在现实世界中的某种求得身心安顿的生存策略。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展开对公安三袁之居士佛教形态的论述。 本文共分为九章。 第一章,确定本文的研究范围、研究动机与方法,同时对近人的相关研究概况与成果作一个简要的回顾与概况,以期进一步明确本文的研究重点之所在。 第二章是对明代佛教,尤其是明代居士佛教做一个鸟瞰式的概述。重点在突出晚明时期佛教的兴盛,以及居士佛教信仰在晚明社会所形成的潮流及影响。 第三章,通过对公安三袁生命历程的对比,总结出文章、山水、佛教是三袁生命中三个共同的主题;本章同时回顾三袁早年生活中的人与事,着重指出三袁的舅舅们对三袁精神世界的形成,有过非常重要的影响;本章还从“人生之苦”的角度,探寻三袁学佛求道的内在动因。 第四章重点探讨公安三袁与李贽的关系。李贽是晚明史上的一个风云人物,其对公安三袁的成长产生过至为关键的影响。本章通过对公安三袁与李贽的交接关系的梳理,着重探讨李贽的人生风格与佛学特色,对三袁的佛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与后果。 第五章,主要论述的是公安三袁与佛门的关系。晚明佛门与士大夫交互煽动,蔚然成风。三袁亦与佛门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不同的是,在与佛门僧侣的交接中,三袁十分注重自身的主体性与独立性,这体现了士大夫之根深蒂固的优越感,同时表明了他们在佛学上的自信。本章还总结了三袁弘护佛的行为,主要是以讲经说法以及为僧寺募缘为主。 第六章关注的是三袁周围的居士群体。明代士人本来就有聚会谈学的风习,晚明的士大夫的佛学活动也往往采取同参共修的禅悦之会。葡萄社就是这样一个
其他文献
<正> 1 目测法步态分析 目测法步态分析(observational gaitanalysis)是不用任何仪器观察病人步态的方法。传统上它将步态分为足跟着地期、脚掌着地期、足跟离地期和足趾高地
本文针对保险公司对寿险营销员所采用的众多激励因素,运用调查问卷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度量激励因素满意度和构建满意度方程模型,据此提出优化寿险营销员激励方案的建议。
西北民族民俗剪影──青海海西和硕特蒙古人居住民俗青海蒙古人的民居形式目前有三类:传统的“蒙古包”,当地蒙语也称为“mdngr”即“木房”;另一类是“帐房”(maixan);还有定居点上土木结构的
主要综述了环境因子、饲料种类和营养成分对鲍生长发育的影响,详细叙述了鲍的最适生长盐度、温度,介绍了投喂鲍喜食的饵料和必要的营养元素对鲍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
本文研究了Hβ、NaY、NaY-γ-Al2O3、HY-γ-Al2O3、USY-γ-Al2O3和γ-Al2O3负载的Ni催化剂以及一种新型材料—碳包覆纳米镍的苯加氢性能,采用XRD、TPR、IR、TEM、NH3-TPD、TG
远方文化的迷——民族志*与实验民族志●王铭铭一、引子:远方的求索在西太平洋,有一片岛屿从新几内亚的东部延伸到所罗门岛,其中有一群平坦的珊瑚岛,名叫“特洛布里安德”(Trobriand)。在这宁
本文从叙事学的视角对《干旱的九月》进行解读。对福克纳在《干旱的九月》中采用的对位结构,广泛使用的俚语和禁忌语,外聚焦方式,长句,以及铺垫﹑暗指等现代手法进行了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它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规范和引导作用。本文以实证调研为基础,比较分析了大学生不同类
<正>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有什么区别?分别有哪些方法?1.物质的分离是把混合物的各种物质分开的过程,分开以后的各物质应该尽量减少损失,而且是比较纯净的.(1)物理方法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