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引进北美轻型木结构住宅。这些地区的基本风压大多超过了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规定的按构造设计的风荷载值,但规范尚未给出相应的设计计算方法,因此轻型木结构住宅的抗侧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轻型木结构的抗侧力体系主要由楼盖和剪力墙组成。侧向荷载通过楼盖传递到剪力墙,进而传递到基础。因此,剪力墙是轻型木结构抵抗侧向荷载的重要构件,研究剪力墙的抗侧力承载性能是研究轻型木结构抗侧力性能的关键问题。国外的研究者们很早就已经开始了对轻型木结构剪力墙的理论和试验研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人们对轻型木结构剪力墙的承载性能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是我国对于轻型木结构剪力墙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此外,国产钉子抗弯刚度和受木材材性的影响与国外的钉子也有差异,这也会影响到剪力墙的承载性能。本文通过对七组不同尺寸规格和构造的剪力墙进行试验研究,对剪力墙在侧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和刚度性能,以及剪力墙的破坏现象和破坏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各组剪力墙的荷载-位移曲线用同一公式进行拟合,从而为剪力墙的侧向承载力计算分析提供了方便。本文重点研究了剪力墙宽度、开门窗洞口以及装饰材料对剪力墙承载性能的影响,主要得出如下结论:采用国产钉子的剪力墙能够满足抗侧力性能要求;由多块面板组成的剪力墙承载力等于其各面板对应的单个墙片承载力之和,而初始刚度则比各面板对应的单个墙片初始刚度之和大很多;规范中不考虑门窗洞口上、下方墙肢对剪力墙承载性能的贡献的做法偏于保守;石膏板能够明显提高剪力墙抗侧力承载性能。为了突破试验条件的限制,本文建立了剪力墙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本文的试验结果很好地验证了这种有限元模型在预测剪力墙承载性能方面的适用性。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将预测剪力墙的抗侧力性能的经验公式的适用范围扩大到更多尺寸规格的剪力墙,使之便于工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