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金融产品扩散的实证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ib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时代到来,金融业在社会信息化高速发展下,与互联网产业实现深度融合,迎来了互联网金融时代,互联网金融产品随之扩散。而随着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扩散,我国近几年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研究不断增多。然而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探究多集中于理论研究包括定义界定、商业模式、及其对传统金融机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传统金融机构的经营情况变得紧迫,不得不提高其服务质量,同时也认识到应该“低头”向互联网金融模式学习,提高其经营效率,力求不失其市场规模、产业利润。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扩散对我国传统金融机构的重塑性影响显而易见,其产品扩散亦为我国中小企业及个人带来重大影响。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实证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将先从互联网金融产品发展的历史背景出发,分别从需求和供给端探讨互联网金融产品在我国兴起的原因,先进行深入的描述性研究,再以Bass扩散模型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其意义在于研究互联网金融产品在我国的扩散是否是成功的,其规模是否已经到拐点,从而说明其发展是否还存在空间。在验证互联网金融产品在我国的扩散成功的基础上,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其他文献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总是充满着希望和生机。在这充满生机的季节里,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机关以"学习"拉开了今年工作的序幕,这既是工作创新,更是发出了新的一年人大工作的
就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目前整体运行情况而言,存在着覆盖面较窄、基金来源不足、管理体制混乱、重救济而轻培训等诸多不足,可通过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完善失业
城市交通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不同的城市交通组织在设计和使用中,会彰显不同的文化心理与社会习惯。中国的城市交通组织既有“以和为贵”的集体潜意识,也有“社会身份”的
对于二级市场来说,最常用的分析方式无非两种: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大部分人通常把这两者完全孤立开分别考察,或者仅仅关注其中的某一个。但是我们认为基本面分析与技术
城市商业银行作为银行体系中特殊的群体,早在成立之初对地方财政入股城市商业银行就有持股30%的硬性标准,然而在经过股权改革之后,地方政府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实际干预并没有减
在全省率先设立“熟蚕收购站”试点,改变过去的蚕茧收购模式,由对农民收购蚕茧变为向农民收购熟蚕,统一簇中管理,实现“工厂化”集中式产茧……记者近日在省级蚕桑专业镇——云浮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