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时代到来,金融业在社会信息化高速发展下,与互联网产业实现深度融合,迎来了互联网金融时代,互联网金融产品随之扩散。而随着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扩散,我国近几年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研究不断增多。然而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探究多集中于理论研究包括定义界定、商业模式、及其对传统金融机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传统金融机构的经营情况变得紧迫,不得不提高其服务质量,同时也认识到应该“低头”向互联网金融模式学习,提高其经营效率,力求不失其市场规模、产业利润。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扩散对我国传统金融机构的重塑性影响显而易见,其产品扩散亦为我国中小企业及个人带来重大影响。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实证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将先从互联网金融产品发展的历史背景出发,分别从需求和供给端探讨互联网金融产品在我国兴起的原因,先进行深入的描述性研究,再以Bass扩散模型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其意义在于研究互联网金融产品在我国的扩散是否是成功的,其规模是否已经到拐点,从而说明其发展是否还存在空间。在验证互联网金融产品在我国的扩散成功的基础上,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提出针对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