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像习俗与夹纻工艺相关性探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pt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漆工艺的胎骨技艺,由木胎、卷木胎至夹纻胎,于质材底料的改换,于手工技艺的演变之下,在不断去除内在支撑物的沿革中逐渐走向成熟。夹纻法独树一帜,集制胎工艺之大成,是以漆与纻布交迭堆积而成的胎骨工艺,是无限接近于大漆本身的最为纯粹的表达方式。夹纻工艺发轫于战国时期,其初衷是利用纻麻的韧性来保护木器,免其变形开裂,从显露头角到汉夹纻的烜赫一时,这时期的夹纻大多仍局限于小型器物,如耳杯、奁、卮等小型实用器上。直至隋唐时期,夹纻工艺凭借轻便坚固等优势在佛教造像上蔚然成风。可以说,夹纻工艺走向臻盛,不乏佛教信仰的功劳,而行像是佛教宣传的一种仪式,更是为夹纻工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直接的契机。夹纻工艺与“行像”习俗的关联由此窥见一斑,此后夹纻工艺的几度兴衰起伏历程更是映证了二者之间的荣损与共。夹纻工艺之重在于其本身是对古代佛教造像和漆工艺的一种投影,对夹纻工艺与行像习俗相关性进行研究与探讨,对我们了解当时的宗教信仰和工艺水平等相关知识有所助益,对当代夹纻工艺复兴有所启迪并提供一种可借鉴的可能性,同时其作为一种艺术造型技法,对当代漆立体创作裨益匪浅。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金属基托和塑料基托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治疗效果比较,研究金属基托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治疗优势。方法:对我院口腔科牙齿缺失患者280例分别进行塑料基托和金属基托的全
目的:观察^89SrCl2对肺癌骨转移患者的疗效以及探讨可行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1例确诊肺癌骨转移的患者静脉注射^89SrCl2,同时给予防护护理、心理护理、不良反应护理及一般护理
对卫生间防渗漏部位,渗漏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治措施,并对防水层施工方法做了介绍.
全面考察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必须从相对宏观的整体角度去审视。本研究基于省域空间“三维视角”——城市空间结构功能、产业结构空间和资源要素空间配置三个视角,以重庆市为例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加上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干旱灾害频繁发生.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供需矛盾正日趋尖锐.从当前的发展来看,洪涝灾害、干旱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