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报告的翻译材料节选自美国小说家安东尼·多尔的《那些我们看不见的光》。该书于2014年5月6日由斯克里伯纳出版社发表,荣获2015年普利策小说奖。这部小说讲述了在法国少女玛丽·洛尔与德国少年维尔纳双双经历百般磨难之后,两个陌生人的生命轨迹意外交汇的故事。小说旨在表明严酷逆境中美好品质与积极心态的难能可贵。小说的章节、语句短小精悍,语言深入浅出。书中除了细腻的心理刻画与对自然的生动描摹外,还有丰富多变的比喻修辞,文辞优美,引人入胜。由于中西方文化、语言及历史等方面的差异,翻译时出现了诸多不对等现象。因此,译者借鉴了莫娜·贝克自下而上的语篇分析模式,该模式为译者提供了多种翻译策略及技巧,使得译文从词汇、语法、篇章以及语用层面实现与原文最大限度的对等,达到更佳的表达效果及翻译效果。此外,语境是影响理解、翻译及表达过程的重要因素。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仔细斟酌了每个词的具体含义,尤其是那些会对句子乃至整个章节的理解起到关键影响的词汇;对于一些文化术语,如与社会相关及本书中频繁出现的专用词语,译者通过向英语母语者请教及查阅辞典,理清其意义,以确保译成词的准确性。译者基于扎实的语法基础和对句子句法结构的充分把握,采用多种翻译技巧和方法,最终使译文在实现可接受度高、衔接自然、连贯性强的效果的同时,充分表达出其中所蕴含的修辞意义及文化内涵。译者期望通过此次翻译,将这部杰作呈现给中国读者;同时,这次翻译任务也为译者提供了练习翻译的宝贵机会,夯实了译者的翻译理论知识,提升了译者的翻译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