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以株洲市为例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一种手段、一种力量。它能够缩短国与国、家与家、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教育公平对社会公平和社会流动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在国家法定的义务教育接受年限内,国家为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均衡发展的受教育条件,并以法律手段保证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性,使受教育者在公平、公正、均衡的状态下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然而在现实中城乡之间的义务教育学校存在着巨大差别,就是连城市义务教育内部不均衡问题也十分严重,如一个城市内区与区之间的义务教育发展差异大、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经费配置严重不均以及城市低收入家庭子女与流动人口子女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非常有限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值得我们去探究。  株洲市在义务教育发展阶段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城市教育资源紧张,学位不足,班额严重超标;优质生源流失严重;师资水平不均衡;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等问题制约着该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议题。  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株洲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府增加经费投入量,加速合格学校的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深化特色办学,推进义务教育的个适性;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监测和评估体系。
其他文献
归因理论,讨论的重点是个人如何对周围事物以及行为结果进行解释。对行为结果的归因主要有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能力、努力程度、任务难度和运气。这四个因素可以用三个维度来
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大学生就业市场很快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由此引发了大学生就业难题。与此同时,在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影响了我国现代化进程和质量,如何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