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NA仿生膜受体的信号跨膜传导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l20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号跨膜传导是指外界信号作用于细胞膜表面,通过引起膜受体蛋白分子的构型变化,以新的信号传到膜内,再引发细胞相应功能改变的过程。仿生构建信号跨膜传导体系将在化学生物传感、药物可控输送和细胞信息传导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DNA由于具有序列可控杂交、便于程序化设计、智能可控响应、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是生物膜器件仿生构建的优良载体。基于此,本论文基于DNA核酸适配体和G-四聚体的优良特性,设计了生物小分子和光控响应的两种仿生膜受体,并用于信号跨膜的传导研究,主要开展以下两个研究工作:1.基于小分子触发的仿生膜受体可控聚合,实现了腺苷介导的跨膜G-四聚体形成与酶催化信号放大。以腺苷核酸适配体作为识别元件,裂开型G-四聚体作为信号输出元件,以碳-12臂作为桥联分子,构建了一对二聚体仿生跨膜受体。囊泡外腺苷分子的加入,诱导膜上仿生膜受体形成二聚体,对应囊泡内G-四聚体形成,进而触发囊泡内的ABTS显色反应和Amplex red荧光生成,实现跨膜的信号传导。仿生膜受体的二聚体形成采用电泳、圆二色谱、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和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等进行了表征;囊泡的膜信号传导实验表明,1 mM腺苷的加入,ABTS显色反应和Amplex red荧光反应速率均提升到了2.5倍。该工作发展了一种基于DNA的二聚体仿生膜受体分子,为信号跨膜传导提供了新的仿生模型。2.基于偶氮苯修饰的仿生膜受体可控聚合,实现了紫外-可见光对跨膜G-四聚体形成与酶催化信号的调控。以偶氮苯作为光控响应元件,裂开型G-四聚体作为信号输出元件,构建了一对二聚体仿生跨膜受体。偶氮苯在紫外-可见光照作用下构型会发生顺式-反式的可逆转化。当紫外光照射时,偶氮苯处于顺式结构,空间位阻太大使得DNA不能杂交,G-四聚体无法形成;当可见光照射时,偶氮苯处于反式结构,此时DNA杂交,G-四聚体形成,触发囊泡内的ABTS显色反应和Amplex red荧光生成,从而实现跨膜的酶反应激活与信号传导。仿生膜受体的光控二聚体形成采用电泳、圆二色谱、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和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等进行了表征;囊泡的膜信号传导实验表明,相比于紫外光照,可见光照触发的二聚体聚合促使囊泡内ABTS显色反应和Amplex red荧光反应速率分别提升到4.0倍和1.5倍。该工作发展了一种光照刺激响应的二聚体仿生膜受体分子,将有望应用于生物传感,药物可控传输等领域。
其他文献
目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易出现心血管并发症。尽管每年我国为防治DM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由于相关发病机制复杂,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因而DM的防治已成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逐渐成熟,制造成本大幅降低,无人机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环境监测、地质勘探、森林防火等民用领域中不断发展,并且其适用领域还在不断拓展。近年
近些年来,我国各大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都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供给与日益增加的交通需求之间的严重失衡。在交通基础设施供给的提升愈发受到限制的条件下
目的1、建立同时测定何首乌中多酚类、二苯乙烯苷类和蒽醌类等多组分的HPLC方法,优化提取工艺,评价不同产地的何首乌质量,构建其指纹图谱,为何首乌质量标准的制定或修订提供
近年随着工业化的高速发展,纺织等企业产生的有机印染废水引发的环境问题愈发严重,有机废水亟待治理。吸附法因具有经济高效、运行稳定、操作简单和适用性广等优点,在治理有
零件的疲劳破坏是机械工程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尤其在采掘运装备的设计使用过程中,更应该得到工程技术人员重视。疲劳破坏的影响因素多而复杂,并不能够用传统的静力学强
电力变压器(Power Transformer)是电力系统的重要主设备,它承担着电压变换和传输等工作,因此,它的可靠性运行与电力系统的稳定息息相关。任何变压器内部故障都可能造成一定范
针对三叠系含煤地层煤与油页岩复合顶板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异常涌出问题,本文基于贯屯煤矿50212和50109综采工作面开采地质情况,通过现场调研、理论分析、物理相似模拟、数
针对现有MMC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在超高电平MMC系统仿真中存在的仿真速度慢、通用性有限、子模块仿真精度低等问题,本文希望通过相关研究后,提出适合于超大规模MMC换流器的高效
功能对等是两种语言文本之间的一种关系,而不是两种语言本身之间的关系。本论文旨在研究功能对等理论在《遇见未知的自己》翻译中的应用。本论文从功能对等理论出发,本着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