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学旅行是一门综合实践课程,它是将观光旅行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在旅行中开拓视野、亲身体验,实现更好教学效果的一种独特方式,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国家办公厅在2013年发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中,首次提出研学旅行并将逐步推行。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的通知》,我国初步确立了208个特色研学旅行基地。可以看出,研学旅行已成为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度契合教育事业的时代发展要求。将研学旅行融入到小学教育当中,能够提升小学生主观能动性,改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目标的有效途径。小学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体育与研学旅行的融合可以发挥二者自身的实践属性,提升体育教学效果,小学体育研学旅行将成为提升小学素质教育水平的重要路径之一。因此,小学体育研学旅行的开展要避免盲目性,拒绝形式化,就要求应具备科学系统的小学体育研学旅行方案。本文以小学体育研学旅行方案设计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特尔菲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小学体育研学旅行方案设计进行研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小学体育研学旅行具有健身性与社会性、竞赛性与娱乐性、拓展性与实践性以及生成性与教育性多方面价值属性,其在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夯实知识储备、强化实践本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建立小学体育研学旅行方案指标体系,体系包含8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以及59个三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由体育研学旅行简介、体育研学旅行说明、体育研学旅行目标、体育研学准备及安排、体育研学内容设计思路、体育研学纪律要求、体育研学成果展示以及体育研学应急预案构成。(3)建立小学体育研学旅行多维实施保障机制,主要包括体育研学师资保障、体育研学资金保障以及体育研学课程化保障。(4)小学体育研学旅行方案设计应体现科学性,重视活动后期总结,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带给学生更多启示;体现课程性,根据地域特征、家长意见积极将体育研学旅行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体现教育性,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提高其自理能力和个人核心素养;体现体验性,通过体育研学体验,切实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团队合作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