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热态钢渣直接熔制微晶玻璃晶化规律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21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态钢渣是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大量热能的液态或半液态副产物。传统的热态钢渣处理工艺存在能量浪费大、物质消耗多、环境污染重、后续利用难、产品附加值低等诸多问题。利用热态钢渣直接制备微晶玻璃的技术不仅可以实现热态钢渣物质和能量的双重利用,减少能源和环境问题,而且制备的微晶玻璃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是钢铁行业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通过建立并求解多元方程组的方法计算制备给定组分基础玻璃所需的钢渣及各辅料组分的用量;采用液-液混熔的方法进行热态钢渣与适当辅料的混合与均化从而制备玻璃熔体;利用差热分析,粉晶X-射线衍射以及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探讨了不同辅料含量、不同热处理制度对钢渣微晶玻璃晶化、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运用非等温动力学理论分析了不同铁含量微晶玻璃晶体生长特性及机理。(1)研究了不同混合辅料制备透辉石体系钢渣微晶玻璃。在700℃核化2h,900℃晶化2h的相同热处理条件下,不同辅料含量的微晶玻璃中晶相的类型和形貌存在差别。辅料用量较多的微晶玻璃样品,其耐酸性、显微硬度、吸水率、密度等值较低,抗折强度随辅料含量的减少而增大。相同组分的基础玻璃样品,随着晶化温度的增加,微晶玻璃样品的显微硬度逐渐增加,密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2)研究了以废玻璃为辅料的钢渣微晶玻璃。在惰性气氛下,采用液-液混熔方法制备的钢渣掺量为50%的基础玻璃,经700℃核化2h、900℃晶化2h热处理后微晶玻璃的主晶相为透辉石。当晶化温度高于900℃时,在微晶玻璃热处理过程中Fe2+和Fe3+发生易位和有序度变化,形成磁铁矿(Fe3O4)晶相,使微晶玻璃具有磁性。由基础玻璃在不同加热速率下DTA曲线分析来研究析晶动力学。基础玻璃样品的结晶活化能为450KJ/mol,晶体生长指数n的平均值为1.7。晶体生长的机制是表面控制下的三维析晶。随着晶化温度的升高,微晶玻璃样品中晶体的微观形貌由针状转变为片状,最后变成球状。晶形转变主要控制因素由界面能转变为应变能。(3)研究了不同铁含量的钢渣微晶玻璃。随着铁含量的增加(5%-15%),基础玻璃的结晶活化能呈增大趋势,由494KJ/mol(铁含量为5.79%的基础玻璃样品Fe-1)升高到517KJ/mol(铁含量为15.38%的基础玻璃样品Fe-3)。晶体生长指数为1.69,晶体生长是整体成核、扩散控制下的三维析晶过程。在相同热处理条件下,不同铁含量的微晶玻璃样品析出的晶体种类不同。其中透辉石[Diopside(72-1379)]为共有的主晶相。微晶玻璃所析出的晶体的稳定性随着铁含量的增加而增强,耐酸性能随着铁含量的增加而减弱。本文开展的配方优化设计、热态混熔工艺研究、热处理过程中相转变规律及晶体生长机理对热态钢渣资源化的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儿科学教育教学水平。方法选取我院临床医学本科中的2017级和2018级126名儿科系本科生为学员,制定“以症状为主线”的教学改革实践。结果学员的课堂
目的:本研究采用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心率(HR)以及心电图ST段为客观指标,对比观察针刺神门、灵道、少海三个心经穴位及经上非穴(取灵道与少海中点)与非经穴对冠心
汉语和韩语都具有丰富的量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汉语和韩语的量词除了具有相似的主要功能之外,在很多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异。一百多年以来,汉韩两国的学者对量词做了大量研究
无论是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百年老校,还是产生于新历史时期的新兴学校,无不把制定教师考核制度当作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这项工作旨在加强教师管理,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为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机会,针对云南这样一个地处边疆、少数民族众多、基础薄弱、财力不足的省份,要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的跨越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