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腌牛肉加工过程中微生物变化、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in_sm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统深入地开展干腌牛肉生产加工过程中微生物变化、作用及其机理研究是加工工艺改进与质量控制技术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以国产Bundnerfleisch干腌牛肉为实验材料,对干腌牛肉生产加工过程中微生物变化、作用、机理及产品质量、风味形成规律进行了研究探讨。 论文研究了Bundnerfleisch干腌牛肉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种属变化,对优势菌株进行了分离鉴定,测定了它们的生长发育规律、蛋白酶与脂肪酶活性、耐盐与耐亚硝酸盐特性。研究发现,干腌牛肉加工过程中,细菌总数、乳酸菌、微球菌类细菌及乳杆菌、葡萄球菌属细菌数量总体呈现增加变化。乳酸菌与乳杆菌属细菌数量增加主要发生在腌制过程,微球菌与葡萄球菌属细菌数量增加主要发生在干燥过程。该产品加工过程中主要存在有植物乳杆菌、木糖葡萄球菌等8种细菌,其中沃氏葡萄球菌、松鼠葡萄球菌、木糖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具有较强耐盐性与耐亚硝酸盐特性,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耳氏葡萄球菌对亚硝酸盐均有较强的耐受力。沃氏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和植物乳杆菌只有脂肪酶活性,木糖葡萄球菌不仅具有脂肪酶活性、还有较弱蛋白酶活性,枯草芽孢杆菌具有两种酶活性。 论文研究了Bundnerfleisch干腌牛肉加工过程中微生物作用、机理。发现干腌牛肉中细菌总数、微球菌、乳酸菌、葡萄球菌属细菌与产品营养、感官质量、酵解产物间相关系数均低于0.6,微生物对产品营养、感官质量、酵解产物影响微弱,但将分离菌种接种于原料肉,可不同程度改变产品微生物菌相、感官质量与酵解产物含量。 研究了Bundnerfleisch干腌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及其形成规律。发现该产品中存在有挥发性风味物质113种,其中烃类27种、醇类11种、酚类17种、醛类21种、酮类12种、酸类3种、酯类12种、其他10种。干腌牛肉含有己醛、辛醛、壬醛、长链脂肪酸酯、3-羟基-2-丁酮、2-戊基呋喃等干腌火腿呈味成分。该干腌牛肉产品挥发性风味成分除醛类外主要形成于干燥加工过程。 研究了Bundnerfleisch干腌牛肉营养、卫生、感官质量与加工过程中产品成分变化。研究发现,Bundnerfleisch干腌牛肉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与灰分含量分别为44.56%、37.51%、6.92%与9.08%,营养成分含量与德国同种产品及同类产品Bresaola、Cecina、牛干巴存在差异。该产品不同部位间微生物菌相、营养、感官质量也存在差异。干腌牛肉蛋白质含量、盐分高,水分含量低等质量特点主要形成于干燥加工阶段。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以"网络学习"、"网络教学"、"网络环境"、"动机"等关键词,以1997-2012年在中国期刊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
本文针对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分析了造价动态管理的重要作用,同时简要论述了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措施。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在分析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广播电视大学的特点及其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的基础之上,就面对新世纪和
文章围绕SCORM课件如何提高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资源交互性、移植性和跟踪性,对比分析几款常用SCORM课件制作工具,总结SCORM课件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的设计框架,并对框
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的定位,随着社会发展和学术型博士生教育自身的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和变革。基于历史溯源和现实考证可见:学术创新人才是我国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作者遵循翻转课堂的理念,结合课程培养目标,在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设计"课采取微课试教、课本剧表演、多元化评价等方式革新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
网络民主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而衍生出的一种民主形式,网络民主平等、直接、便捷、非正式等特点使它成为促进我国政党制度发展的必要形式,在网络民主发展过程中虽然对政党
由次贷危机导致的金融风暴已向实体经济渗透,也给中国实体经济造成一定影响,并直接影响到物流金融业务,使物流金融业务的主角——商业银行面临新的风险。因此,商业银行要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