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叙事的历程——论巴塞利兹颠倒画的意义

来源 :四川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乔治·巴塞利兹(Georg Baselitz),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中的元老,他对绘画的纯粹图像因素颇感兴趣,从而有意忽视了叙事性和象征性。关于反叙事这个话题,我是基于巴塞利兹“不想画文学性的情节绘画”,“对象不表达任何意义”等表述中获得的,文章谈及的反叙事是针对绘画而言的,反对文学叙事或意义探讨,是关于绘画媒介自身特质的研究。  纵观巴塞利兹的60年代的创作历程,他的颠倒主体绘画是他既反抽象又反叙事的理念践行的结晶。巴塞利兹从创作之初就介入主题来反对抽象绘画,并且始终坚持“自创的具象绘画”,但这些绘画中的大部分有明显的反叙事倾向。对于60年代巴塞利兹的绘画整体趋向是:有具象介入的反叙事性绘画,这种绘画的反叙事性体现在:上世纪60年代前期“模糊形象”的反叙事、60年代后期的“断体”画的半抽象的反叙事性,60年代末颠倒画的反叙事反抽象。文章主要探讨战后德国文化处境,主要针对于“具象介入”的艰难处境,来具体分析巴塞利兹介入具象来反抽象的处境、缘由及方式。以反叙事的角度梳理了巴塞利兹60年代的创作历程,包括每个阶段绘画的语言特征、反叙事性、反叙事缘由,来进一步分析颠倒画形成的内因和其智慧性。值得一提的是巴塞利兹在60年代中期创作了具有叙事性的“英雄”系列,“英雄”的介入叙事是反叙事理念得以澄清的中间环节,当此类作品达到一种量时,巴塞利兹却转向了反叙事,创作了“断体”画,坚定了绘画的反叙事立场,创作了极富个人特色的颠倒画。相比之前的作品,巴塞利兹颠倒画是最彻底的反叙事和反抽象的方式,它以视角反常干预和日常题材的描绘体现了其彻底性。  谈到颠倒画的语言特征和价值,巴塞利兹的颠倒画是写实与表现,具象与抽象的集合体。颠倒画的历史价值体现在:视角的反常干预是史无前例的,他打破了传统的“常识性”的主体颠倒和对常见的颠倒事物的描绘。颠倒画是改变了传统的写生作画方式,这种以新的理念介入绘画的方法和实践,具有它的历史意义。颠倒画保持了笔触的粗野特征来反精雅,笔触在颠倒画中的价值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偶然性的增加,画面中经常出现“修复”的迹痕,这种形态的笔迹更符合当代审美和当下生存体验。文章最后还谈到了颠倒画的反叙事性和其纯粹性,颠倒画是对“情节性”绘画的颠覆和“描绘性”绘画的反驳,它的反叙事性不但没有牺牲掉具象,而且具有写实特征。关于纯粹性问题我谈到了:绘画的反叙事本身就是其纯粹性的体现,颠倒画呈现的强烈反叙事特征也体现了其语言的纯粹性。颠倒画形成是一种“事后的逻辑”,是解决怎么画下去的问题,关于它的社会效益和历史价值作者是较少预计的。正如巴塞利兹所说的,直到自发的把《森林》倒着画完才知道发生了什么。颠倒画和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原则上没有较大的关联,它的写实倾向和排斥联想与表现主义有所区别,其属于巴塞利兹个人风格。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环保理念的增强,智能化建筑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其中,电气节能优化设计是智能化建筑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因此,本文主要就智能化建
纪录摄影的主题可以包括了人类社会在发展中的方方面面,它研的究对象可以是某些特殊群体或某些特殊的个体;可以服务与当下,揭示那些错误的行为和事件;也可以记录那些一去不复返
王范同志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革命工作,任乡党支部书记,参加了红十四军暴动。暴动失败后,转至上海进行地下工作。后为叛徒出卖,被敌人逮捕关押。“七七事变”后,出
对于民族声乐专业的学习者来说,举办毕业独唱音乐会意义重大。可遗憾的是,都在付出努力的同时,有些举办者的音乐会圆满顺利,,而有些举办者的音乐会则不尽人意。那究竟该怎样
室内空间和人的关系密切,对人的影响也很大,对室内空间的设计也显得格外重要,它应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和审美需求。但是因为人有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随着新的审美需求的产生,
控制设备自动化是我国电子自动化发展的关键性铺垫因素,运行控制的可靠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篇文章立足于我国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意义,分析了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
“西节东过”、“洋餐饮”、“奢侈品大卖”等消费文化已经风靡中国;城市里的年轻人们以会说外语和在国外生活过而感到自豪,舒适地享受着来自社交网络与电子产品的便利,分享着来
现实主义绘画作品在选择题材上是立足于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实在在的问题,或批判或揭露或歌颂。就对农民形象描绘的艺术作品来说,自从有了绘画这种反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