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1450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与货币政策调控预期目标存在一定的偏离,货币政策有效性成为了我国当前研究热点问题。已有研究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的文献多数是从宏观和中观角度来分析的,然而仅从宏观和中观角度着手研究分析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还远远不够。货币政策传导效果需要经历微观主体这一环节,因此要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必须深入地研究掌握微观经济主体对货币政策工具调整信号的反应情况,这需要从微观角度着手分析居民、企业、银行和地方政府的行为。基于微观主体中的居民这一视角,综合运用微观经济学中的居民消费行为理论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分析构成居民消费决策的主要因素以及货币政策工具是如何通过这些因素进而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的。首先,以居民消费行为理论和货币政策传导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我国居民消费储蓄特征及国内外居民的消费储蓄情况,结合我国历年实施的货币政策,寻找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受货币政策的影响行为特征。其次,对影响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主要因素和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传导渠道进行理论分析。再次,针对理论部分所提出的影响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主要因素,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误差修正模型(ECM)三种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理论部分提及的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效果,量化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最后基于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特征提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通过实证得出的结果显示:居民消费需求行为最主要受可支配收入水平的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对居民当期消费需求具有一定的负向刺激作用,而随着居民储蓄的增多,居民储蓄对居民消费的负向作用在一段时期后会转为正向刺激作用;通货膨胀对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通货膨胀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仅次于居民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一次通货膨胀对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力度较强,但其影响的时期较短,另外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对通货膨胀的敏感度高于城镇居民消费对通货膨胀的敏感度,中央银行利用通货膨胀刺激农村居民消费取得的效果相比城镇居民更明显;利率变动对居民当期消费需求的影响为负且极小,显现出利率微弱的替代效应,并且农村居民表现出较高的消费利率敏感性,相比城镇居民会减少更多的消费,而在一段时期后,利率对居民消费需求有着正向促进作用,利率的财富效应显现;货币供给量在经过政策时滞期后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刺激效果表现得更加明显,并且城乡居民消费对货币供给量的敏感度相同。总体来说,我国的货币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但其存在明显的时滞性。
其他文献
税收稽查作为税收执法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税收公平正义的最大体现。税收稽查工作对增加税收收入、优化纳税环境、增加纳税人自觉纳税的意识,打击涉税违法犯罪等发挥着重要的不可
当前我国关于工程项目的绩效评价制度仍不完善,尚未形成一套系统的绩效评估指标以及相应的评价方法,导致无法对工程项目进行及时管控,进而影响到工程项目的绩效水平。因此,构建科
做为一种现代化的银行服务,网络银行业务面临着传统银行和网络银行的双重风险,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网络银行起步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监管体系,关于网络银行的相关法律制度的规
<正>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希望"已成为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了对希望理论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制造商意识到网络营销的力量,在保留传统营销渠道的同时,纷纷选择自己构建网络平台或者依托第三方网络平台开展网络营销,从而使企业的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业进步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原动力,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对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研
在可供移植器官来源严重不足的背景下,死刑犯器官捐献一直是我国司法实务中具有争议性和敏感性的课题,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目前在我国理论界对于死
一国的出口贸易结构不仅反映了其经济发展水平,也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和交换中的利益地位。目前,我国的商品出口仍然以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而高技术含量、
目的:探讨应用中成药对卵巢囊肿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对60例卵巢囊肿患者口服桂枝茯苓丸及金刚藤胶囊,同时进行健康教育,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物,适当食用豆制品。结果:两药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