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矮花叶病害问题探讨-中国MDMV的株系,花粉、种子带毒及品种抗病性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vender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研究在分析玉米矮花叶病研究历史及取得进展的基础上,重点对目前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开展了深入探索,包括(1)中国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株系的血清学鉴定及CP基因核苷酸序列比较;(2)玉米花粉对MDMV的传播;(3)MDMV经由玉米种子带毒传播规律;(4)玉米矮花叶病综合防治关键技术及玉米种子脱毒处理剂--"种毒清1号"的研制与开发;(5)玉米品种(系)抗矮花叶病鉴定;(6)玉米抗矮花叶病毒基因的分子标记等6个方面,取得的主要结论是:1、中国玉米矮药叶病毒株系比较复杂,除已报道的"B"株系之外,可能也有A株系的存在;2、玉米矮花叶病毒不能由玉米花粉传播;3、玉米矮花叶病毒经由玉米种子传播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变侵染的种皮和胚乳来完成的;4、玉米矮花叶病发病率越高,产量损失越大.玉米受MDMV侵染越早,损失也越大.玉米矮花叶病综合防治的关键技术是(1)推广抗病品种;(2)建立无病毒种子繁育基地;(3)玉米种子播前带毒检测及育毒种子的脱毒处理;(4)田间毒苗的拔除;(5)及时预防介体蚜虫.5、中国栽培玉米中存在着许多抗(耐)病材料,这些材料有唐玉5、掖单12、黄早四、唐抗5、中单8、获白、保10、京垦114、怀育1、沈单7、西玉3、掖单20、农大65、CN3、478、417等,可大力推广应用;6、黄早四、获白等材料可能存在与抗矮花叶病毒基因连锁的相关基因.
其他文献
本论文研究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CM-41)对烯效唑药物分子的吸附及释放的影响。通过制备MCM-41并负载烯效唑,用聚-γ-谷氨酸(γ-polyglutamic acid,γ-PGA)对负载了烯效唑的MCM-
三唑类杀菌剂具有高效、广谱、低毒、安全的优异性能,对植物病害(白粉病,叶枯 病,叶枯病,稻瘟病等)有广谱性的保护和治疗作用.该文通过多种不同路线对灭菌唑类和 环菌唑类杀
该文以小菜蛾为靶标研究了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和浓度对毒死蜱的持效性和对叶面微生物降解毒死蜱的影响,比较研究了毒死蜱在油菜叶面上的持效性和微生物降解的关系,研究
本研究鉴于目前国内还没有建立完整的玉米检疫性细菌病害的检测体系,以细菌性枯萎病菌和内州萎焉病菌这两种玉米重要细菌为对象,全面系统地比较了分离培养检测、生理生化检测、
每年给学生上传统壁画临摹课时,我都要带他们去京西法海寺参观。每次学生们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生发出许多感慨,而我自己每次的兴奋度和新鲜感丝毫不亚于这些大 Every year
由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引起的马铃薯早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上一种重要的叶部病害。土壤中茄链格孢的数量和病害的发生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是预测马铃薯早疫病发生的重要
棉疫病菌(Phytophthora boehmeriae Sawada)是中国棉花疫病和茎麻疫病的主要病原菌,引起棉花烂铃、死苗,芒麻叶斑、茎腐,严重影响棉花和苎麻的产量和品质.该文对棉疫病菌elic
2004年在浙江西部桑园出现了一种国内外尚未报道过的桑树新病害,经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该病害由肠杆菌属细菌引起,并将其命名为Enterobactermori sp.nov.,将该病的中文名定为“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鳞翅目:菜蛾科)是世界性害虫,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昆虫种群数量的波动受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目前针对密度制约因素的研究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