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探究性学习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zm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地理教学有了明显的改进,但是以满堂灌、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并未真正退出中学地理课堂。地理教学过程往往是教师为主体,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识记并自己理解学习,或者教师直接抛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这种地理教学方式长久下去会使得学生地理问题意识缺乏,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不能主动地去学习和掌握知识,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也一直是应试教育的弊端。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探究性学习,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只是给予适当的指导即可。其实也就是要求教师积极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敢于自己提出问题,并利用已有知识或利用新知识解答问题,从而达到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在探究中过程中发散思维,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的效果。本文立足于高中地理课堂,在吸取相关研究经验的基础上采用调查法、观察法、定量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测验法等进行相关研究。本文首先了解国内外研究背景,然后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明确什么是问题意识,理解探究性学习与问题意识又有何密切的关联。实践部分主要是通过学生问卷发放、教师个体访谈了解并分析影响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因素。同时笔者通过一个对比实验明确问题意识的灌输对于学生发展是否有积极作用,当然作用方面不只是体现在成绩上还体现在学习态度、能力等方面,通过该实验以及问卷、访谈等找出影响学习问题意识提高的关键性因素并加以分析。本文最后主要是针对影响学生问题意识的因素提出对提高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建议。实验对比结果表明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包括学生成绩在内的综合素质提升均有积极意义。笔者期望该研究能够引起广大教育者对高中地理课堂中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视,能够促进教师改进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断有教育工作者能更好地充实该课题的相关研究,从而为地理教师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师和有关学者进行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有效的参考。
其他文献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堂评价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有效地监管和控制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通过分析教学实例指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缺陷,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关
人类自进入新石器时期即出现兽面纹和人面纹的刻画,商周时期兽面纹的发展进入高峰阶段,也孕育出铺首的产生和发展。汉代时期,铺首的发展进入兴盛时期,它不仅多出现于文献记载
<正> 鸡蛋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占93%)和有机物(占4%)。蛋壳厚度因季节、营养、生理及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差异很大,一般在0.26—0.38mm之间,小头(又称锐端)比大头(又称钝端)略
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八项任务"之一。本文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明党的纪律系列重要论述的学习思考
<正>1.对偏执的偏执现代绘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画家的工作必须传递绘画性。有关绘画的形而上沉思,引发绘画性——即视觉的诗性与当下艺术活动相关联的意识。"我们的看引导着
人类在21世纪已经步入信息社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教育的“四大支柱”,这要求课堂教学的重点实现从“传递知识”到“培养能力”转变,强调教学要
为了研究达到IE4能效水平的异步电机新型结构,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异步电机的电磁损耗机理,在充分考虑多种非线性及复杂结构影响的条件下,建立了基于时步有限元的损耗模型,研
随着人类工业活动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的使用特性改变了,越来越多的不可渗透性的地面改变了水的自然循环途径。同时,人类活动的增加,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和量也随之增
自william?james提出自尊=成功/抱负水平这一公式后,国内外学者便开始对自尊领域进行广泛的研究。而学业自尊是对具体领域自尊的探讨,也是对自尊研究的细化,学业自尊对以学习
合作能力在当今社会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学会合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是幼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阐述了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