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旅游业在我国只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旅游教育和旅游人才培养蓬勃发展,旅游院校增长迅速。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在教育和人才培养飞速发展的同时,大连市的旅游教育界和业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却一直为“供需错位”的问题所困扰。对于这一现象,旅游专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各执一词:用人单位的经营管理者觉得大学生不适应企业的管理和运作,毕业生则认为旅游企业在用人标准和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问题。目前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对人力资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解决供需错位的矛盾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从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心理、业界用人观念、社会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大连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供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大连市旅游用人单位和旅游专业毕业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获取毕业生的择业取向和用人单位用人取向的第一手资料。同时结合文献资料收集和人物访谈,借鉴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听取旅游企业管理人员以及旅游专业毕业生对于招聘和择业的看法,分析原因,思考解决方案。在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指出高校培养是解决供需错位矛盾的关键。为解决目前大连市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与业界供需错位的问题,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旅游高等院校应积极调整、大胆改革: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努力追求自身特色,准确定位;针对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及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重视师资建设;和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密切校企及校校合作;健全实习机制;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并通过社会、学术界、业界和毕业生的共同努力,解决目前大连市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供需错位的矛盾,使“高校—毕业生—业界”整个环节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通过论文的写作探讨我国旅游教育未来的发展,缓解目前严重的供需错位现象,为我国旅游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探索一条较为合理的途径。并促进旅游业人力资源结构的合理化,推动行业的发展。